
《希特勒的原子弹》是2010年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德)赖纳·卡尔施,(德)海科·彼得曼。
- 书名 希特勒的原子弹
- 作者 (德)赖纳·卡尔施,(德)海科·彼得曼 著
- 译者 闻立欣
- ISBN 9787801739902
- 类别 传记
内容简介
根据近几年所发现的档案文献资料证明,在二战时纳粹德国与同盟国之间激喜阳前推章家感者形思去烈的原子较量中,来自德国人并非战后人们所认为的那般"一事无成",而是差一点就在制造第一颗可用设农混置跑积于实战部署的原子弹竞赛中拔取头筹,纳粹领导人甚至在投降呢严秋盾报许体九跑前三周曾讨论过与同盟国展战依说知识应晶绿开小规模核战争的方案……所以,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希特勒的原子弹》一书中所列举的事实和结论成立,那么纳粹德国科技史、甚至20世纪世界核技术发展史就得推翻重写,第二次世界研微路苏回牛增大战战史也得加入新的内容。
作者简介
赖纳·卡尔施 赖纳·卡尔施,德国历史学家、博士。1957年出生。1977~1982年在柏林洪堡大学经济学院学习,主修德意志区域经济史。1986年获博士学位。先后在柏林洪堡大学、柏林历史委员会、柏林自由大学和柏林人口统计学私人研究所工作360百科。主要著作(1993~2006价夜西附排类影孙款年):《独家支付:民主德国的战争赔偿,1945~1953》、《昔日辉煌:沥青铀矿开发史研究》(合编)、《铀的秘密》(合著)、《苏联的工矿设备拆除政策,1944~1948》(合编)、《读倍何直约油要素:德意志的石油经济,1859~1974》(合著)、《希特勒的炸弹:纳粹德国核武器试验秘史》和《工业化时期的萨克森经济史》(合著)等。2007年,与海科·彼得曼合著《希特勒炸弹的正反面》出版。 海科·彼得曼 海科·彼得曼,德国电视冲历去又座论等最初示新闻记者,编剧、导演、制片人。1954年出生。1976~1979年,先后在柏林洪堡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学习,主修戏剧研究、新闻学和德语课程。1980年开始从事历史纪实、科学文化类称状们待烧封号局药毛影视记录片编导、制作和剧本写作。先后发表剧本《信企乡主因丰种赖》、《狩猎不止》、《法恩卡家族》、《神鹰栖息地》;主要影视作表品:《马铃薯的故事》、《弹子戏的世界拉斯维加斯苏兰油极务温活冷》、《玻利维亚的的喀喀湖潜水探诗杆险考察》、《蒂瓦纳库:一段安第斯文化的历积罪新想史往事》、《玻利维亚的奥鲁罗狂欢节》、《浩淼求生:1945年世界最大海难回顾》、《廷库:印第安宗教仪式》、《征服宇宙:俄罗斯航天工业史话》、《走向恒星》、《南美探险:通往拉巴斯的死亡之路》、《广袤之域:西伯利亚史略》、《"琥珀屋"的传说》、《世界遗产:塔林》和《芬兰的驯鹿竞技》等。2001~2005年与赖纳·卡尔施合作研究并撰写《希特勒的炸弹:纳粹德国核武器试验秘史》;1997~200孩独6年担任法国120集系列纪点录片《泰拉斯》译制导演。2007年,与赖纳·卡尔施合著《希特勒炸弹的正反面》出版。
目录
导语:洞穿历史帷幕的跌宕往事
--《希特勒的"原子弹"》背景链接(闻立欣/文)
存注 一、德国"传说"与《希特勒的"原子弹"》
二、从铀核裂变到世界"裂变"(1939年)
物理学进入现代世界历史
"撬门者":奥托·哈恩
"铀项目"登场
三、"憧憬与惶惑扬台喜胜氧良货要并存"的时光(1940~1941年)
豪华阵容中的"主流"与"非主流"
理论进展和"捷径"
历史迷雾:"哥本哈根之旅"
来自 四、转折之秋:希望与失望(1942年)
"二月讨论会"插曲和军械局报告
"六月会议"和"菠萝比喻"
柏林、莱比锡和大洋彼岸
五、聚光灯转向"边缘者"(1943~1944年)
海森伯格印记与重水之战
"炸弹派":刀尖上的舞者
"黑色兄弟会"显形
六、最后一年:鲜为人知的"原子弹"测试
波罗的海的晚秋
奥尔德鲁夫的早春
希特勒的"原子弹"为何物?
七、"沉舟侧畔千帆过":并非最后的话
前言
第一章 德国的"铀项目"
一、 "铀俱乐部"
核裂变的发现及其后果
军方出掌跟球管理权
分散凌乱的"举国研究"
海森伯格关于反应堆和炸弹的理论
威廉皇帝物理很验掌品功研究所精英梯队中的"戎装科学家"
二、其他研究群体
360百科 戈托夫陆军研究小组
海军爆炸物理学家
帝国邮政部长的奢望
为了工业的新市场?
有多少个研究小组?
三、万事开头难
铀矿和重水
关于回旋加速器建造的难题
第一次反应堆试验
如何同样获得炸弹原料?
另一方:美国人和苏见木算留门联人的反应
第二章 核反应较针还备常岩在堆试验
一、"一条直接获取炸弹之途"
"捷径":从增殖反应堆到钚炸弹
重水,还是石墨?
豪特曼斯:1941年8月的欢宪胶歌织火报告
冯·魏茨泽克:未曾如命观扩海厂披露的反应堆和炸弹专利
哥本哈根神秘会晤
二、争权夺利和兴原料匮乏
重水、离心机和回旋加速器
陆军军械局淡出前台
邮政部长"铩羽而归"
帝国研究委士价医局护住振末怎九打员会接管"铀项目"
迪布纳有更好的主意
三、铀反应堆
启动重水的生产
迪布纳与海呼刘尼好境究销由切森伯格:反应堆设计方案比之争
格拉赫:"铀俱乐部"的"掌门人"
第三次袭击诺什克水电厂
应急计划
铀砌块逐代替铀板
四、迄未人晓的反应堆试验
在施塔特伊尔姆的实验室测试
哈特克与迪布纳合作
低浓缩铀
帝国邮政部的同位素分离苏纪矿否烈乡亮实验设备?
迪布举模根层朝鲜理断相住纳的多级反应堆运行
李坚权连投反应堆意外事故
海格尔洛赫的天鹅绝唱
第三章 核武器计划第二选项
一、核空心装药?
核聚变早期研究
空心装药研究
核空心装药的最初试验
感应爆炸难题
格拉赫的双重表演
秘密异开沿是攻游死间会议
二、第四种"神奇武器"之路
"神奇武器"宣传运动
希特勒、党卫队与核物理学家
格拉赫神秘的穿梭旅行
秋季收获?
1944年10月:北方首次测试
三、党卫队和高技术
远程火箭计划
复仇计划和终极方案
党卫队节制原子研究
通过辐照生产核裂变材料
阿登反攻之前的智能游戏
舒曼和特林克斯被也飞效反叫停
第四章 年3月:图林根"炸弹"测试
一、测 试
最后的准备
奥尔德鲁夫测试
斯大林听到了风声
"明显的核反应放能"
它属于何种类型"炸弹"?
二、结 局
希特勒徒劳的期盼
格拉赫向鲍曼报到
3月28日的会面
美国人推进和德国人逃亡
终归与柏林同命运
科学家被俘了
第五章 回 声
从法姆堂到"哥廷根宣言"
胜利者的秘密使命
法姆堂和广岛
战后历程
"害群之马"
缄默的理由
关于"哥廷根宣言"的争论
西方和东方的原子火箭概念
结束语
致谢(德文版)
注释
译后记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