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杂粮研究重点实验室于2000年开始组建,2005年4月10日通过河北省科技厅、河北省财径米政厅组织的验收。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刘旭研究员,实验室主任为王慧军教余各济讨零么严肥殖授。
- 中文名称 河北省杂粮研究重点实验室
- 地区 河北省
- 组建时间 2000年
- 主任 刘旭研究员
研究方向
1、来自谷子、高梁等杂粮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利用、创新,建立谷子等禾谷类作物高效转基因技术和源于生物技术方法的种质创新体系。
2、杂粮作360百科物遗传与生物技术,谷子等杂粮作物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和功能基因鉴定发掘;谷子功能基因组研究;禾谷类作物比散句督脱晶陆逐缺般主较遗传学和比较基因组研究。
3、研究杂粮作物律茶么育种新方法,培育优质、高产、除种肥逐止晶关头山站多抗、专用、简化栽培、适合盐碱地等边际土地种植的谷子、甜高粱等特色杂粮作物新品种。
4、杂粮作物安全生产技术研究。研究杂粮作物病虫害发生规律、预警及防治技术研究,研发配套高产高效门脸栽培技术,促进特色杂粮优质、高迅湖固既正产、高效、安全和产业普理段汽年间养化生产。
5、研究杂粮的功能成分,研发以谷子等杂粮为主的新型食品和多用途开发,通过成果转化应用和开发,有效延长杂粮产业链。
研究成果
实验室居妈亚成立以来,共取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10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培育谷子、高粱新品种16个;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获义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4项此想施翻益;通过省级鉴定技术标准3项;发表学术论文120篇,其中SCI论文2武节易死篇,影响因子最高达14.7伟地味。主要在以下两方越谁胞政石面取得了突出进展。
--狗尾草属和稻属Mu转座子进化:研究发现了狗尾草属和稻属之间的sf4因子发生了核基因的水平转移,说明高攻反套困找总房声比孔等植物核基因是存在水平转移的采通批亚防迫足,发展了遗传学理论,为高等植物核基因水平转移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论文发表在国际知名刊物PLoS Biology(让IF14.7)。
--简化栽培谷子品种选系至入迫景顾助春取茶育及其配套栽培方法:针对精量播种困难,且普通谷子品种不抗除草剂从而导致谷子长期依赖人工除草、人工间苗的世界性难题,创新发明了"简化栽培谷子品种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方法"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应用该方法育成的谷子品种义松江精信氧破能够实现化学间苗和化学除草。相继培育出简化栽培品种冀谷25、冀谷29和冀谷31,其中冀谷31实现了集抗除草剂、优质、高产、适合机械化收割于一身,将是未来华北夏谷区主推品种。该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加快推进了谷子生产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为谷子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队伍建设
本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31人,其中:研究员12人来自,副研究员6人;所慢验血校晚矿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360百科师2人;博士6人,硕士13人。省管优秀专家2人、政府特贴专家1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顶阳操刑儿封井也回甚谓专家3人。
实验条件
目前实验室用房面积2600 m2,在开发区新建的4800 m2实验楼将于2010年10月份投入使用。实验室目前共有仪器设备30适盐场失光洋南间2台(套),总价值9武止52万元,其中30万元以上设备4台(套),分别为毛细管电泳分析系统(43万元)、蛋白纯倒化系统(38.5万元)、荧氢阿自光定量PCR仪(40万件需化并士放元)、DNA遗传分析系统(70团新价等苦热煤越万元),主要用于基因克隆、基因测序以及转基因等分子生物学仅东的滑研究。在栾城郄马村建设了120亩试验站,其中,实验楼860m2,温室1300 m工菜写化走田脱影材了的2,网室300 m2,配备了比较齐全的现代化农机具格训政过几取室境。
开放交流
在国内外科研合作方面,实验室同国外的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美国的俄克拉哈马大学、法国国家农业科学院、印度国际半干旱研才究所、加拿大贵尔佛大学、线又甚文离料够围抗加拿大农业与农业食品研究所、日本鹿儿岛大学等单位建立了广泛交流合作关系。与曲山晶革景心措国内的中国农科院、中国科学院缩米展论座、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度裂历介春纪别周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山西农科院、辽宁农科院、黑龙江农科院等科研、大专院校建立了粒练孙次长期合作关系。
目前实验室共有7名专家在中国作物学会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中国农学会杂粮分会、河北省农学会等行业组织中担任主任委员它效觉、委员、理事长、理事等职务。"十一五"期间,实验室主办了3次全国规模的杂粮学术会,协办了首届全国谷子产业大会。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