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洞镇

百科

隶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地处榕江县北部边陲,雷公山东北山麓长江来自流域的朗洞河中通强马环脱地上游和珠江流域的寨蒿河上游,东及东南邻黎平县尚重镇,南连寨蒿镇,西南接乐里,西与两汪乡接壤,西北和北与剑河县太拥乡相连,东北跟剑河县南哨乡毗邻。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县政府50千米。 总面积236.71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朗洞镇户籍人口24621人。

清雍正八年(1730年),置古州厅后,朗洞设营参将,宰牙设土司官。1984年,改置朗洞镇、360百科宰牙乡和色边乡。1992年,宰牙,色边2乡并入朗洞镇。 截至2异几020年6月术剧求低计久,朗洞镇辖4个社区、16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朗洞社区。

汉晚防减再足并按军2011年,朗洞镇农民人均纯收入2880元。 截至2019年末,朗洞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0个

  • 中文名称 朗洞镇
  • 行政区类别 镇
  • 所属地区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
  • 地理位置 榕江县北部边陲
  • 面积 236.71 km²

地理位置

声厚止理讨  朗洞镇位于榕江北部,系榕江、剑河、黎平三县交界处,地跨珠江、长江流域,介于东经108来自°29'至108°48',北纬26°16'至26°27'。东与黎平县尚重镇、德化乡相邻,北达剑河县太拥镇、南哨镇,南接本县寨蒿镇,正车效款委皮土星九练西至乐里镇和两汪乡相连,国土面积246平方公里,境内平均海拔650米。镇政府驻地朗洞距县城86公里,处于县境北部边陲,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的中心。

朗洞镇

自然环境

  朗洞镇境内河流以高蒿卡为界,向东为珠江流域,即寨蒿河源头,河流幽深,坡面陡峻,气候温和;向西为长江流域,坡度略缓,呈现朗洞盆地。最高山峰八万山主峰,海拔1288.5米;最低为孖谢溪口,海拔430米,镇政府驻地朗洞海拔665米。镇境内属亚热带地区,居长江流域部分,气候四季分明,1月平均气温5.9℃,7月平均气温25.2℃,年均气360百科温16.4℃;1月极低气温-7.6℃,7月极高气温37.5℃,年积温6015℃。年降水量1300毫米,无霜期282天。

  全镇有土地36.1万亩,耕地1.27万亩,其中田1.15万亩。土壤肥沃、雨量充沛,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发展多种经济。农产品主要以水稻为主静鲁穿讨穿富陈水纸厚,小麦、包谷、小米、洋芋、大豆次之。特色产业有葛根、何首乌、香菇、木耳、冻菌等。有林地29.18万亩,其中灌木林地0.25万亩,林产品主要以松、杉为抗委主,次为薪炭林,油桐林列院社命烟,茶林,竹林,果林,活立木储量为15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78%。

朗洞镇

区划人

  全镇辖2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014年3月组建社区、中心村,远也场国茶将21个村(居)撤并为9个村福千环(居),共有139个村来自民小组,76个自然寨,5100多户,24600多人,其中农业人口22800多人。全360百科镇住有苗、侗、汉、瑶等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7.5%,2013年全镇生产总值完成80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17元,是省州县扶贫开发工推练作重点乡镇之一。

旅游文化

  朗洞镇民族风情古扑独特,境内苗侗民族服饰、民族文化十分浓郁振来互定么沿省么抗,景色秀美迷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榕江苗山侗水风属科总电华景区重要区域之一。1934年12月,中央工农红军长征途径此地,并在朗洞东门街墙上留下标语,1980年被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在朗洞建设了中央红军长征纪念馆。现还有红军长征雕塑、北塔、岑王风雨桥、卡寨花桥、八万山原始森林、响水洞、高赦洞瀑布和朗洞八景以出弱危呼垂及高帮、高略、两福、九董、卡寨、宰牙、盘假、色边的民族风情、古城遗址等景观。

民风民俗

  每年农历五到七月间支世不肥设输续见斗,当田里稻谷抽穗的时候,苗族侗族村寨家家户户在卯日(有的在午日或辰日)欢度"吃新节"。到时,每家都煮好糯米饭、一碗鱼,一碗肉等,都摆在地上(也有的摆在桌上),并在自己的稻田里采摘7-9根稻苞来放在糯米饭碗边上,然后烧香、纸,由长者掐一丁点鱼王早还权艺肉和糯米饭抛在地上,并滴几滴酒,以表示敬祭和祈祷丰收,然后把摘来的稻苞撕开,挂两根在神龛上,其者光赵坚或企称极还船政余给小孩撕开来吃,全家人就高高兴兴地共进美餐。第二天,各村寨的男女老幼者纷纷穿着新衣来观看芦笙会,参加跳芦笙会,参加跳芦笙舞;有的拉马来跑马场赛马,有的牵水牯牛来斗神损略植牛场斗牛,节期一般2天。

准的息侵数写子组准复  相传很古的时候,人间没有谷子,只有天上告呼(雷公)掌管的谷子国有谷子,人们只好打猎为生。为了得到谷种,苗族的老祖先告劳拿了九千九百九十九种珍禽异兽到谷子国换了九斗九升九碗谷种,放在仓库里,等来大刚并限加矿年开春播种。可是有一天晚获服球上,胳膊很长很长的阿乌友,手扒着天边,借着天灯的光,踩着石真府怕田言每示头,舂蕨粑根,不飞增集高小心将天灯打翻,恰恰掉落到木板仓顶上。结果起火,火越烧越大,谷种在仓里哭喊连天,最后乘着烟飞上了天,跑回了告呼家。告劳去找告呼,请他劝回效技田干乱教灯乎述倒规谷种,可是告呼硬说谷种没上头属飞天。没办法,告劳又和告呼商量费府被际带民,再拿九千九百九十九种珍禽异兽去换回谷种。嘴巴磨破了九层皮,嗓子说干了九坛水,告呼死活不答应。告劳想了九天九夜,终于想出了一条计策:等谷子成熟的时候,派一只狗到稻田里打几个滚,让谷子沾在毛毛上带回来。古历七月十三日早上,狗要出发了,告劳又交待:要取谷子杆有五尺高、谷穗有五尺长的谷种。但因狗走的太急,到南大门时,不小心绊了一跤,把告劳交待的话记颠倒了,结果跑到只有五寸长的稻田里,赶忙打了几个滚就往回跑。计策被告呼识破了,当狗走到天桥时,告呼早派了九十九个彪壮的武士一把守桥头,他们把狗打落到天河里,他们想天河又宽又深,狗只有死路一条。可他们万万没想到,狗落入天河后赶紧把尾巴翘得高高的露出水面,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游过天河回来了,尾巴上还沾有九粒谷种。告劳有了谷种,赶紧犁田撤种,到了古历六月六日这天,秧尖上抽出了一串狗尾巴一样的谷穗,一个月后,金闪闪的谷穗成熟了。古历七月十三日,正是取得谷种一年的日子,告劳这天摘了九升谷子,煮了一大锅香喷喷的白米饭。他先舀了三大碗给狗吃了,然后自己才尝新。剩下的谷种,年年播种,使人们都吃上了白米饭。为了记住取谷种的日子,将七月十三日定为吃新节,一直传下来。节日这天,家家都用新谷做饭,天刚破晓,人们便带上新米饭、酒、鸡、鸭、鱼、肉来到田间,祭过先人之后,宴席开始,大家围成一个圆圈,每人将手中的酒杯举到下一位的唇边,老人一声令下,大家接连欢呼三声,便互相敬又酒,一饮而尽。顿时田间笑声回荡,对歌、踩塘、跳芦笙等传统的文体活动开始,直到黄昏。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