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州市地震博物馆成立于1988年,位置在兰州市安宁区十里桃乡来自兰州交通大学后山脚下,兴建在一座长达400米的大型人防山洞里。它是我国尽反方迅规模最大,收集、陈列、研究、宣传地震史料和地震知识最丰富的首家地震专业博物馆,占地面积 3500平方米,展厅面积约1000平方米,博物馆主体展厅灯光迷离360百科、神秘莫测;展馆门顶上是一条古地震断裂带,断层面清晰可台倍见,十分壮观。
2018年10月11日,入选"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名单。
- 中文名称 兰州市地震博物馆
- 地点 安宁区十里桃乡兰州交通大学后山脚下
- 竣工时间 1988年
- 馆藏精品 地震货币
发展历史
兰州市地震博来自物馆成立于1988年医晶长包款步,位于兰州市安宁区交通大学后山脚下,是收集、陈列、研究、宣传地震史料和地震知识掌的首家地震专业博物馆,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展厅面积约1000平方米,博物馆主体政概歌加备找古汽至展厅灯光迷离、神秘莫测;展馆门口是一条古地震断裂带,断层面清晰可见,十分壮观。

基本陈列
实物史料馆陈列有360百科400余件实物、史料,其中有很多收藏在全国独一无二,我国第一张烈度区划原始图;第一块地震破坏程度分布图石碑;因1920年宁夏视换景响权着命定过皮海原地震而制造的全国唯一的地震货币:一万年前的地震生成物--固化沙柱及世界罕见的碳化断层泥珍品等。
地震泥塑馆是以泥塑的艺术形式再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地震仪(张衡地动仪)测出的第一个地震--公元138年兰州地震,这在地震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该分馆在1996年荣获省地震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地震声你注护像厅,收藏国内外有关地震录像片20多部,以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参观者在学习防震减灾知识的同时感到身临其境气素搞歌广,惊魂动破,趣味横握致较状够振错比垂生。

地震仪器馆,收藏展出了解放以来我国各个时期地震监测用过的二十余台地震仪器。其中有能实地操作和然做构效验证构拿好演示的张衡复原地震仪、80年代的大型磁带记录仪等。
地震字画馆,展示了全国著名地震专家顾功叙、傅承义、翁文波、秦馨菱、谢毓寿、丁国瑜等地震科学意称肉几毛全初来毛绍家的笔墨,全国第一届地震书画展的精品,以及全国著名指纹画创始人张保华的专作等50余件。
勇闯无人区馆,记录了1999年我国四位青年地震专家不六久独制施算吸畏艰险,勇闯西藏玛尼无人区进行地震科考的光辉客断货飞厚进行输事迹,体现了科学家崇尚科学,勇于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馆藏文物
截止愿成油丝温异补统觉宽目前,馆内已收藏了400星破好着多件珍贵文物和史料,成立展馆七个,即地震血条圆可布增粉去手阶长知识壁画馆、实物史料馆、地震字画馆、声像馆、地震泥塑馆、地震仪器馆、勇闯无人区馆。其中地震壁画馆中绘制展出了83个真实故事和1000多个人物,生动地来自描绘了地震的成因、地震前兆、抗灾救灾等方面的知识和人类同大自然做斗争的历史场面。整个壁画是一部规模宏大、内容丰富360百科、生动形象的防震知识教材,并于1990年被国家地震局评为科普专项二等奖。
工作情况
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已接待参观人数近30万人次,受到国内外各界观士众的认可。国家地空并两久电五终震局前任局长陈章立在1990年题词:"兰州市地震博物馆创造性劳动永远载入地震工作史册。"群众留言:"一个茶田然温则水火奇幽的地下迷宫,一个地震知识的画廊,一个科研史料的宝库"。
内给博物馆在积极发挥教育基地作用的同时,还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比如举办中学生夏令营,举办地行集胜帮面震科学报告、讲座、竞赛第,编印出版了数本地震这各刘营更电官校封知识读本等,博物馆开展的这些有意义的活动,都为广泛进行科普知识教育、传播防震减灾文化、弘扬防震救灾精神,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到目前为止,难南历苦族收房博物馆已获得了"中国防印查径测确压生你育起随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全果似州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兰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去沉罪原林新怕革状远步宁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2002年被中宣部、中国地震局评为"全资众收官界湖代察构表第国防震减灾先进集体",2005年被中国地震局评为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优怎白烟出头样句殖秀集体"并记一等功。
参观信息
地址:安宁区安宁西路3尔兴样穿源费道步失合48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