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鳞毛蕨科鳞毛蕨属的一来自个种,生常绿阔叶林下,海拔2300-2800米。
- 中文名称 近密鳞鳞毛蕨
- 拉丁学名 Dryopteris subpycnopteroides
- 别称 无柄鳞毛蕨、钝齿鳞毛蕨
- 界 植物界
- 门 蕨类植物门
形态胜医件路下让哪服接专女特征
植株高约80-100厘消香被皇给米,根状茎直立,密被亮棕色、卵状披针形来自鳞片。

叶簇生;叶柄长为叶片的1/3-1/4,基部棕褐色或禾秆色,密被亮棕色、披针形,全缘鳞片,常贴生,向上渐变窄,披针形,开展;叶片长40-70厘米,宽15-25厘米,披针形,先端羽裂渐尖,基部不变狭,一回羽状;羽片18-30对,下部数对相距3-4厘米,披针形,长约10-13厘米,宽约10-13厘米,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360百科部平截,具短柄,羽状浅裂至半裂;裂片先端有一、二鸟喙状齿。叶干后草质或纸质,绿棕色,两面喙滑,沿叶轴和羽轴背陈还室息马步院历精教面被棕色披针形或线形鳞片,尤以羽轴下部最密深降;叶脉羽状,每裂片3-4对,单一,不分叉,背面凸起,上面略凹陷,明显可见。
孢子囊群圆形,生于叶脉背部,每裂片2-3对,靠近中肋,两侧有宽的不育带; 囊群盖圆肾形,膜质,全缘,成熟时易脱落。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2300-2800米常绿阔叶林下。
分布范围
分布于云南 (漾濞、维西、福贡、贡山) 。
相似植物
本种与密鳞鳞毛蕨D. pycnopteroides非常接近,但植株通常高大,叶片基部不变狭 (即基部羽片不缩短) ,叶柄和叶轴鳞片稀疏,深棕色,披针形,开展,卵圆披针形贴生,孢子囊群不靠近中肋,可以区别。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