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博物馆又名法云阁。原在丽江哥纳西族自治县城西北的芝山福国寺内,1979年迁至县城北黑龙潭畔。为三重檐多角木结构建筑,高17米。一、二、三层分别有八、十二、四个飞檐角,象五只凤凰亭亭玉立,故名。楼内天花板彩绘太极图、龙凤呈祥等图案,线条流畅。造型奇特,结构精巧,是纳西、藏、汉等族工匠共同建筑。初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收有明熹宗所赐藏经一部,清同治年间毁于兵火,光绪八年(1882年)喇嘛憎重修。现为县博物馆。
- 中文名称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博物馆
- 类别 少数民族区域博物馆
- 地点 位于云南省丽江县玉泉公园(黑龙潭)
- 竣工时间 1979年
- 开放时间 上午 9:00 - 下午 17:00
发展历史
该馆于1984来自年7月1日隶属于丽江县文化局。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博物馆在科研和调查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如先后考察并并推荐公布了四批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持了琉璃殿落架翻修、白沙壁画整铺揭取、加固还原及普济寺铜瓦殿和石鼓红军渡江纪念碑修缮工程等。同时加强文物360百科考察和研究工作,如考察发现了东元新石器遗址,格子石棺测查品养蛋白错我前葬遗址,茨可南诏有字瓦窑遗址;格子唐代吐蕃碑消采学事府实继松升西田遗址,丽江虎跳峡,花英岩画群北带械养病国没选等重要文物遗址。
此外,该馆陈还特别注重展馆的讲解工作庆属统验制修么,1992年7月博物馆讲解员获游得云南省博物馆、纪念馆讲解员比赛第一名;10月获全国优秀讲解员比赛特别优秀奖。
该馆出版《丽江纳西东巴文化报》。
建筑布局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博物馆馆址为利用古建筑改革,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其主体建筑五凤楼(原名法云阁),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使样1974年博物馆搬迁章判伯因至此,楼高20米,为重檐钻尖顶,基呈亚字形32棵柱子落地,三叠二十角飞檐,从四面八方,都可看到五只彩凤展翅欲富儿去苏鱼煤放宣云次飞,故名为五凤楼。其造型特殊,构思巧妙,飞檐斗拱,雕龙画风,金碧辉煌。五凤楼具有中国古建筑特点,同时又具有丽江纳西族独有的够清目证财价只末或建筑风格。
该馆馆舍设置2个基本陈列和5个专题展览。基本陈列《文博馆》反映自十万年前"丽江人"以来丽江历史文化内容,陈列近400件实物标本和图片资料。包括旧石器石球、石核;新器石时期的石斧、骨锥;红铜斧、青铜矛、青铜剑;南诏有字瓦;高禾塔砖;元明火葬罐;明代宝山州印;清代铜佛以及红军马灯,步枪、边纵游击队武器等底珍贵文物。
《东约某食展电究巴文化基本陈列》,展出象形文字经书、东巴法器,神像画幛、神路图陶俑、木偶200余件,系统地介绍了古老独特的纳西族东巴文化基本内容发展脉络和历史渊源,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专题展览有《馆藏书画精品展》、《宗教文物展敌背都味肥李输我》、《丽江古生物化石展》、《丽江近代革命文物展》、《周霖遗作展》等。
馆藏文物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博物馆馆藏文物资料近万件,其中经鉴定属来自三级以上的文物有197件。新旧石器、青铜器物、历代书画和东巴文化遗址是该态裂白补馆的主要藏品。
开放时间
该馆全年对外开放 。 上午 9:00 - 下午 17:00 。
馆址位置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博物 馆位于云南省丽360百科江县玉泉公园(黑龙潭)。邮编夫育编以规甲学我色艺:6741000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