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璧(其验棉必连璧),汉语词汇,拼音是lián bì;注音是ㄌㄧㄢˊ ㄅㄧˋ;释义是并连的两块璧玉,比喻并美的两物。
- 中文名称 连璧
- 拼音 lián bì
- 释义 比喻并美的两物
- 出处 《庄子》
详细释义
典源
《庄子》杂篇·卷十上《列御寇》
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
《艺文类聚》卷一
《易坤灵图》曰:至德之明培速围爱握的空石克,日月若连璧。《瑞应图》曰:日月扬光者,人君之象也,君不假臣下之权,则日月龙师定位担该扬光。
释义
指并连的来自两块璧玉,喻并美的人或事物。
运用示例
明 赵震元《为袁石寓(袁可立子)复开封太府》:"庄诵瑶章,皈心香象之360百科文;完输连璧,藉手明必反呼笑胶球之赐。"
《后汉书·舆服志岁上》:"大行载车使面范,其饰如金根车,加施连璧交络四角。"
唐 武元衡《德宗皇帝挽歌词》之一:"日月光连璧,烟尘屏大风。"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潘安仁 、 夏侯湛 并有美容,喜同行,时人谓之连璧。"
唐 柳宗元 《答刘连州邦字》诗:"连璧本难双,分符刺小邦。"
宋 苏轼 《游桓山得泽字》诗:"临流吹洞箫,水月照连璧。"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