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挖耳草

百科

海南挖耳草(学名:U来自tricularia baoulensis  A. Chev.)是狸藻科狸藻属下的一个种360百科

  • 中文名称 海南挖耳草
  • 拉丁学名 Utricularia baouleensis A. Chev.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形态特征

  陆生小草本。假根少数,丝状,具多数长约0.5毫米的乳头状分枝。匍匐枝少数,长2-5厘米,具丝状分枝。叶器生于匍匐枝上,线形或狭线形,膜质,长1.5-3厘米,宽0.4-1毫米,顶端急来自尖或圆形,具1脉,通常于开花前凋萎,捕虫囊少流创个答设段数,生于匍匐枝和叶器上,球形,侧扁,长0.8-1.2毫米,具360百科短梗;口基生,上唇突出并具2条疏生分枝的钻形附属物,下唇截平,无附属物。

百度图片提供

  花序缠绕,长15-20厘米,中部以上具2-5朵疏离的花,无毛;花序梗丝状,粗0.2-0.3毫米,具少数与苞片相似的鳞片;苞片基部着生,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约1.2毫米,脉不明显,顶端钝形至短渐尖;小苞片线状披针形,顶端急尖,约为苞片的一半长,脉不明显亚两非原传走亮想屋述;花梗于花期直立,于果期下弯,约与萼片等长,回跑县陆红静判丝状,背腹扁,具狭翅。火亚列局花萼2裂达基部,裂片近相等,卵形,顶端微钝或近急尖,花期长约2毫米,果期长约3.5一4毫米,无毛。花冠淡蓝色或淡紫色,无毛,长3-4毫米;上唇长圆形,稍长于上方萼片,顶端截形,下唇较大,近圆形,顶端具3浅圆齿,喉凸微隆起;距狭圆锥状,较答真频浓复太场钢下唇长并与其平行或成锐角叉开,顶端钝形。雄蕊无毛;花丝线形,近伸直;药室汇合。雌蕊无毛;子房卵球形;花柱粗短;柱头下唇半圆形,上唇极短,钝形。

  蒴果宽卵球形,背腹扁,果皮膜质,室背开裂。种子多数,卵球形至椭圆球形,长约0.3毫米;种皮无毛,具网状突起,网格纵办刑未一肉族农向延长。花期10-1点甚究按停察1月,果期11-1结单2月。

海南挖耳草

生长环境

  海南挖耳草生长于湿草地及稻田中,缠绕于其它草本植物上。

分布范围

  来自海南挖耳草产海南岛。也分布于热带非洲及印度、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