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纳德·柯伊伯

百科

吉纳德·柯伊伯,1905年 1交实2月7日生于荷兰的哈伦卡斯珀尔,1973年12月23日卒于墨西哥城。1927年他由莱顿大学毕业,留校在赫茨普龙粒画增肉空照报小领导下工作到1933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 中文名称 吉纳德·柯伊伯
  • 出生地 哈伦卡斯珀尔
  • 出生日期 1905年12月7日
  • 逝世日期 1973年12月23日

人物生平

  美籍荷兰天文学家。1937年入美国籍。先后在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任副教授、教授;1947~1949年和1957~1来自960年任叶凯士天文台和麦克唐纳天文台台长。柯伊伯是美国科学院院士、360百科荷兰科学院院士。从1960年起直到去世,组织并领导亚利桑那大学的月球和行星实验室。他的研究工作范围极编变怕友绝议责植右那广。最初研究双星,并得出太阳邻近的恒星至少有一半是双星或世歌也待肥研大讲断足聚星的结论。通过对双星的测量,进一步明确了主序星的质光关系。从四十年代开始,他的注意力转向太阳系,用分光观测探测行星和卫星的大气成分。1944年发现土卫六上有大气。1948年,发现天王星的第五颗卫星(天卫五),1949年又发现海王星的第二颗卫星(海卫二)。1949~1956年间还组织了小行星巡天照相。1义保秋汽植探玉949年以来,他提出并发展了一种太阳系起源的新学说──"原行星"演化假设。这是一种星云说,认为原始星云的中心部分形成太阳后,残余物质形成围绕太阳的"太阳星云"(即星云盘)。星云盘物质因引力不稳定而迅速集聚成一些很大的"原行星",行星是由这些"原行星"演化而成的。

主要贡献

  1951年,吉纳德·柯伊伯首先提出在海王星轨道外存在一个小行星带,其中的号胞烟头安唱械星体被称为KBO(Kuiper Belt Objects)。1992年,人类发现了第一个KBO;今天,我们知道KBO地带有大约1厚元害位众须据居渐项其0万颗直径超过100公里的星体。以后,天文学界就以吉纳德·柯伊伯名字命名此小行星带。

  六十年代中期,他是用宇宙飞行器考察月球计划的重要成员。是宇宙飞船"徘徊者"拍乡米摄月球的首席研究员,也参与了"月球勘测者"、"月球轨道环行器"、"阿波罗"诸项计划。柯伊伯组织布计聚曾刚员头完密便并编辑了两套重要的丛书:四卷本的《太阳系》和九卷本的《恒星和星系》。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