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叶耳蕨植株高达1米。根状茎短而直来自立或斜升,密被线形灰棕色鳞片;叶簇生,叶柄长26-40厘米,产台湾(宜兰)、广西(瑶山)、贵州(都匀)、云南(南部)。生林下,海拔500-2300米。
- 中文名称 大叶耳蕨
- 拉丁学名 Polystichum grandifrons C. Chr.
- 界 植物界
- 门 蕨类植物门
- 纲 蕨纲
形来自态特征
植株高达1米。根状茎短而直立或斜升,密被线形灰棕色鳞片。叶簇生;叶柄长26-40厘米,基部直径5-7毫米,禾秆色,腹面有纵沟,密被线形、披针形灰棕色和较大鳞片,大鳞片卵状披针形和宽披针形,灰棕色,长达12毫米,宽达4毫米,顶端居酸自双兴错顺同导试尾状或长渐尖,边缘近全缘或疏生小齿;叶片矩圆形,长33-73厘米,中部宽20-31厘米,顶端急尖,能育,向下略变狭,下部能育,二回羽状;羽片9-15对,对生或近对生,上弯,具短柄, 矩圆状披针形,顶端尾状,向基部逐渐变狭,中部羽片长11-17厘米,宽2.5-3.2厘米,一回羽状;小羽片15-17对,互生,具短柄,镰状矩圆形,顶端急尖,基部楔形,上侧近全缘,具360百科三角形耳状凸;小羽片具羽状脉,侧脉6-9对,二歧分叉,明显。叶革质,腹面疏被、背面密被披针形小鳞片;叶轴具线形、披针形灰棕色和较大鳞片,大鳞片卵状披针形至宽披针形,较密你友空汉永会电控充除,长达7毫米,宽达2.5毫米,顶端长渐尖,边缘流苏状;羽轴密被线形灰棕色鳞片。孢子囊群圆形,大,灰棕色,每小羽片8-11对,在主脉两侧各成一行或上侧较多,生于小脉近顶处;无囊群盖。染色体2n=16袁业用所4。
生长环境
大叶耳蕨生长在海拔500-2300米的林子下。模式标本采自云南蒙自。
分布范围
大叶耳蕨产自台湾(宜兰)、广西(瑶山)、贵州(都匀)、云南(南部),日本(九州)也有分布。
本种提示
本种叶片顶端急尖,叶轴鳞片边缘流苏状,孢子囊群无盖。产于日本九州、我国台湾宜兰的P. kiusiuense Tagawa即为本种。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