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名来自:Macrotermes barneyi 是白蚁科、大白蚁属的一种昆虫。大兵蚁:体长10.50-11毫米,头深黄色,上颚黑色。头及胸背有少数直立的毛,腹部背面毛少,腹部腹面毛较360百科多。头大,背面观长方形,身校曾略短于体长的1/2。小兵蚁:体长6.80-7毫米,体色较淡。头卵形,侧缘较大兵蚁更弯曲,后侧角圆形。上颚与头的比例较大兵蚁为大,并较细长而宪若门吃谁简直。有翅成虫:体长14-16毫米,翅长24-26校秋距毫米。体背面栗褐色,足棕黄色,翅黄色。头宽卵便曾之架盾名形。复眼及单眼椭圆形,复眼黑褐色,单眼棕黄色。触角19节,第3节微日技长于第2节。卵:乳白上易频检色,长椭圆形。长径0.60-0.62毫米,一面较平直。短径0.40-0.42毫米。大工蚁:体长6.00-6.50毫米。头棕黄色,胸腹部浅棕黄色。头圆形,颜面与体预若纵轴近似垂直。触角17节,第2至第4节大致相等。前胸背板约相当于头宽之半,前缘翘起,中胸背板较前胸略小。腹部膨大如橄榄形。小工蚁:体长4.16-4.44毫米,体色比大工蚁浅,其余形态基本同大工蚁。
黄翅大白蚁营群体生活。整个群体包括许多个体,其数量大小随湖孔供巢龄的大小而不同,从数百个到数百万个。每个个体都是群体中的一个成员获赶临态别大粉上,单个白蚁或极少数的白蚁,在天然情况下离群体就无法生存。分布于越南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贵州、湖南、湖北、安徽、河南等省(区)。
(概述图参考来源银法构厂游选: )
- 中文名称 黄翅大白蚁
- 拉丁学名 Macrotermes barneyi
- 界 动物界
- 门 节肢动物门
- 亚门 六足亚门
基本信息
编号: 21884
拉丁目名: ISOPT来自ERA

中文目名: 等翅目
中文科名: 白蚁科
拉丁科名: Termitidae
中文属名: 大白蚁属
拉丁属名: Macr责操他家商热度支志井otermes
拉丁种名: barneyi
定名人: Light
年代: 1924
中文名: 黄翅大白蚁
原始文献: China Journ. Sci. and Arts., 2(1-4):242-248
国内分布: 南方诸省, 香港
国外分布: 越南
资料来源: 中国动物志 昆虫纲 第十七卷 等翅目
形态特征
黄翅大白蚁群体中以原始型蚁王、蚁后产卵繁殖,不专操社界士岁绍击对石产生补充性生殖蚁。兵蚁、工蚁均分两型--大兵蚁、小兵蚁、大工蚁、小工蚁。
大兵蚁
体长10.50-11mm,头深黄色,上颚黑色。头及胸背有少数直立的毛,腹部背面毛少,腹部腹面毛较多。头大,背面观长方形,略短于体长的1/2。囟很小,位于中点之前。上颚粗壮,左上颚中望规光视点之后有数个不明的杨浅缺刻及1个较深的缺刻,右上颚无齿。上唇舌形,先端白色透明。触角17节,第3节长于或等于第2节。前胸背板略狭于头,呈倒梯形,四角圆弧形,前后缘中间内凹。中后胸背板呈梯形,中胸背板后侧角成明显的锐角,后胸背板较短,但比中胸背板宽。腹末毛较密360百科。
小兵蚁
体长6.80-7mm,体色较淡。头卵形,侧缘较大兵蚁更弯曲,后侧角圆形。上颚与头的比例较大兵蚁为大,并较细长而直。触角17节,第2节长于或等于第3节。
有翅成虫体长体长14~16mm,翅长24-26mm。体背面栗褐色,足棕黄色,翅黄色。头宽卵形。复眼及单眼椭圆形,复眼黑褐色,单式安眼棕黄色。触角19节,第3节微长于第2节。前胸背板前宽后窄,前后缘中央内凹,背板中央有一淡色的"+"字形纹,其两侧前方有一圆形淡色斑,后方中央也有一圆形淡色团管设斑。前翅鳞大于后翅鳞。

卵乳白色,长椭圆形。长谈犯聚述严短身完准护状径0.60-0.62mm,一面较平直。短径0.40-田料流亲谓主独0.42mm。
大工蚁
体长6.00-6.50mm。头棕黄色,胸腹部浅棕黄色。头圆形,颜面与体纵轴近似垂直。触角17节,第2至第4节大致相等。前胸背板约相当于头宽之半,前缘翘起,中胸背板较前胸略小。腹部膨大如橄榄形。
小工蚁
体长4.16-4.呀帝船44mm,体色比大工蚁浅,其余形态基本同大工蚁。
生活习性
黄翅大白蚁营群体生活,整个群体包括许多个体,其数量大小随巢龄的大小而不同。据安徽记载,一般为20-40万个唱室张整,未超过60万个。
白蚁群体内可划分为生殖型和非生殖型两大类,每个类型之下又可分为若干个品级。生殖类型即有翅成虫,在羽化前为有翅芽的若虫,分飞后发展为原始型蚁后和蚁王。在黄翅大白蚁巢体中未发现有补充繁殖蚁,但在巢中有时能发现未重技压波般误缺镇贵农经分飞的有翅繁殖蚁可以直接脱翅交配产卵,在一定程度上也起补充繁殖的作用。非生殖类型主要有工蚁和兵蚁,它们都有性的区阿青析型别,但性器官发育不完全,无生殖能力。在工蚁中来自又有大至小工蚁之分。工蚁在群体中数量最多,担任群体内的一切事务,如筑巢、修路、运卵、取食、吸水、清洁、喂养蚁360百科后和蚁王以及抚育幼后蚁等工作。兵蚁的主要职能是警卫和战斗,因此上颚特别发达,但无取食能力,需工蚁喂食。在群体中兵蚁分大小两种,大兵蚁主要集中在蚁巢附近。
黄翅大白蚁分飞的时间因地区和气候条件不同而异。据观察,在江西、湖南分飞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广州地区3月初蚁巢内出现有翅繁殖蚁,分飞多在5月份。在一天中,松江西多在23-2时;广州地区多在4-5时分飞。分飞前由工蚁在主巢附近的地面筑成推究话构或分飞孔。分飞孔在地面较明显,呈肾形凹入地面,深1-4cm,长1-4cm。孔四周围撤布有许多泥粒。一巢白蚁有分飞孔几个到一婷思地项变阳百多个。分飞可分多次进行,一般5-10次。每年分飞高批敌足实道翔飞出的有翅繁殖蚁数量随巢群的大小而异,兴旺发达的巢群可飞出2000-9000头成虫验品相顺议。黄翅大白蚁的分飞,一个巢群有时间隔1、2胶阻么绝年才分飞一次,有时可连续数年,每年均分飞。
有翅成虫分飞后,雌雄脱翅配老顾节村环假耐模食对,然后寻找适宜的地方入上营巢。营巢后约6今丰款耐奏规营针表确天开始产卵,第一批卵30-40粒,以后每天产4-6粒。卵期约40天。据成年巢观测由幼蚁发育成工蚁需要3个虫龄,历期达4个多月;发育为兵蚁要经过5个虫龄;发育为有翅成虫要经过7个虫龄,历时7-8个月。初建群体的入土深度,在头一百天内为15-30cm。巢体只有一个平底上拱的小空腔。初建群体发展很慢,从分飞建巢到当年年底,巢内只有几十头工蚁和少数兵蚁。以后随着时间推移和群体的扩大,巢穴逐步迁入深上处。巢入土深可达0.8-2m,一般到第四或第五年才定巢在适宜的环境和速度,不再迁移。在巢内出现有翅繁殖蚁分飞时,此巢即称成年巢。

黄翅大白蚁有"王宫"菌圃的征护边相检主巢直径可达1m。主巢中有许多泥骨架,骨架上下左右都被菌圃所包围。"王宫"一般都靠近中央部分,主巢旁或附近空腔常贮藏着工蚁采回的树皮和草屑碎片等。"王宫"中一般只用曾立李收名世川走呀有一王一后,偶尔也有一王政测入元能及格究振唱介二后或三后的现象。主巢外有少数卫星菌圃。黄翅大白蚁的巢群上能长出鸡地菌,一般菌圃离地面距离45-60cm左右。
防治批施举方法
1、造林地和新设苗圃的白蚁防治措施。在新设圃地、荒山、坟地、次生林地造林前清除杂木、荒草,每公顷设伟肥华牛150-300个诱集坑使织司海高敌消,坑内横竖堆置多层劈开的松柴(或树皮),淋些淘米水或红糖水,坑盖用草袋、芦席盖紧,上面覆土成堆状,便于沥水,在白蚁活动危害季节,隔10-15天,轻揭坑顶,发现白蚁在活动取食时,用喷粉枪轻轻喷施70%灭蚁灵粉剂,让较多的白蚁带少量药粉回巢,由于相互舐理和交哺行为,使整巢白蚁死亡,此法可控制圃地和造林地白蚁危害。
2、苗木、插条、幼树根际土壤处理的防治方法。发现幼苗、插条、幼树根际遭到土栖白蚁危害时,在圃地四周或被危害侵袭的苗圃傍坡开沟,用1%的氯丹乳剂喷雾处理,以后覆土掩盖,受害幼树四周开沟,以0.04%氯丹乳剂浇灌沟内土壤,防止白蚁蛀食。
3、烟熏杀。在杉木造林带状整地时,如发现白蚁较粗蚁道,人工追挖至主蚁道,用一端封闭一端敞开的自然压烟筒点燃烟剂后,对准主蚁道,由于高温产生高压,将敌敌畏烟雾压入主蚁道、蚁巢,使整巢白蚁中毒死亡。
4、人工挖巢法。根据土栖白蚁蚁巢在地表的外露迹象--蚁路、泥被、树上泥套的分布状况;地表4-6月份出现的分群孔;6-8月高温多雨季节出现的鸡地菌,结合地形起伏,判断蚁巢位置,人工开挖,找出蚁道,用竹篾、枝条捅入"引路",根据枝条上兵蚁多的方向挖出主蚁道,再挖至主巢,获取蚁王、蚁后,捣毁蚁群。
5、林地直接诱杀法。在大面积的杉木人工幼林、板栗、橡胶等经济林内,在25-27℃白蚁活动频繁的春秋季,每公顷林地设置150-300个诱集堆,由枯枝落叶和鲜草皮堆成,上面用5-10cm表土堆严,堆上适当淋些水,半月后诱来白蚁取食,如堆中放诱饵剂(70%灭蚁灵1.5份,菝葜、蕨类粉末6份,糖1.5份,全重4g)。白蚁取食枯枝、杂草同时,也将70%灭蚁灵吃下,互相传递,整巢白蚁死亡。
6、光诱杀黑翅土白蚁、黄翅大白蚁(包括家白蚁)的成虫都有较强的趋光性。可在每年4-6月间有翅成虫分飞期,采用黑光灯和其他灯光诱杀。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