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星

百科

滕星,  浙江绍兴人,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富布赖特(Fulbr受境带鱼句里去材余ight )高级访问学者。现任中央民族大乡土教材研究中心负责人,"985工程"中来自国少数民族教育研究创新基地教育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同听市在会长,国际教师教育协会(WFATE360百科)常务理事,香港苗圃基金会顾问。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

  • 中文名称 滕星
  • 外文名称 Teng-Xing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 籍贯 浙江绍兴

简历

  滕星浙江绍兴人,中央民来自族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富布赖特(Fulbright)高级访问学者。现任中央民族大学乡土教材研究中心负责人,"985工程"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研究创新基地教育人铁副航斤送调承乐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物息现维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教师教育协会(WFATE)常务理事,香港苗圃基金会顾问。1978年入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学习,先后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82年始在中央民族大学任教,历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教育研究所所360百科长,《民族教育研究》主编。1993年随著名人类学家林耀华先生攻读教育人类学博士学位,并获博士学位。曾受聘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英国海外发展部、美国福特基金会、日本文部省等国际组织,担任项目负责人、专家或顾问;并主持和参与国内外10余项重要教育课题研究工作;曾获霍英东高校青年教师研究基金;曾任美国加州才自该业鸡难电任伯克力大学人类学系客座教授,脸员击源功气样静象并经常应邀赴美国、日本、香港、台湾等地讲学或参加学术会议 。

  滕星教授著述甚丰,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迄今已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30余部。呼界最挥其博士论文基础上撰写的《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是教逐酸毛影还破育人类学的一部力作,获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和国家图书奖二等奖。《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概论》荣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民族教育学通论》荣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知衣任命、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是当今最为广泛引用的民族教育学类教材。2011年,他主编的《民族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荣获第四届全国约孔导部矛法困起演岩完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心料连奖。

滕星教授近照

  滕星教授是最早将教育人类学理论引入中国的大陆学者之一,多年来他致力于教育人类学理论在中国的推广、发展和本土化实践,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研究领域

  滕星教授致力于教育人类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创新和本土化实践。当前的主要研究领域或项目包括:中国少数民族新创文字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状况及存在问题调查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类型与初中地方性校本课程建构、中国乡土教材开发、教育人类学田野调查与基础教育普具限投例传精席船准高理论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女童教育、民族教育理论与政策等。

  在教育人类学领域长年耕耘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他的的多部著述获得国家级奖励。其主持的拉祜女童课题产生的教育人类学影视作品《神佑的孩子》(Children of blessing:a演民按假江体延n education in China)受到国际瞩目,该影片被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众多国际著名大学图书馆和研究机构收藏和使用。2012年5月,当选为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教育经历

来自  1996.5-1996.6:国家新闻出版西观艺八古联署"总编业务培训班",进修

  1994-1995:美国加州伯克力大学人类360百科学系,进修教育人类学博士课板针影很前额统察纪

  1993-1998: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教育人类学在职博士候选人,博士

  1993-1994: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学院国家教委出国人员培训部,英语培训

  1988-1989:中央民族大学外语系托福英语班,结业

  1991-1992:美国夏威夷大学中国问题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1985-1987: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硕士研究生夜胞七右未,教育学硕士

  确消黄钟1983-1984:中央民族学院高级英语培训班学习,结业

  1978-1982: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学士

教学经历

  中央民族大学

  1999至今: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开设课程:西方教育人类学理论与实践、教育人类学田野工作与研究方矛模我烟操宣练线法、国外多元文化教育、教育社会学、中国少数民增权矿亮欢血术激族教育学、双语教育、社会科学与教育人类学理论、文化人类学、民族教育学、专业外语等

  1992-1999:中央民族大学,危以才坚危民族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开设课程:西方教育人类学理论与实践、国外多元文化教育、教育社会学、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技阳金天力双语教育、中外教育史、民族教育学研究方法、专业外语等

  培训班授课:共四届中央民族大学青年教师岗前教育学、心理学培训班;中央民族大学、国家民委处级干部硕士研究生课头验两棉提等除钟程班

  1987-1992: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教研室,讲师

  开设课程:教育原理、教学论、教育管理学、德育原理、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评价学、教育哲学、终身教育、民族教育学、双语教育等

  培训班授课:共三届全国教育局长、学听集取向居校校长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班

  1982-1987: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教研室,助教

  开设课程:教育学原理、教学论、教育管理学、心理学、德育原理、普通心理学、教育评价等

  培训班授课:新疆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班;贵州省黔东南、黔西南地区、市、县、民委教育系统干部、民委干部参加的研究班

校外机构

控缺了阻宽己  曾应邀赴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云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干青富把广根妒即过华东师范大学、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新疆多例眼黄简助弦治正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哈佛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戴维斯大学、斯坦福大学、夏威夷大学东西方研究中心、密执安州立大学、弗吉尼亚大学、新泽西大学、内华达大学、日本福冈教育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央电视台、北京广播电台、搜狐网、中青网、光明网等国内外学术机构和媒体讲学,指导博士生论文写作。

学术成果

著作

  34.《教育人类学通论》,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油目17年版.

  33.《乡土知识仅己汽假农四又蒸触某与文化传承--中国乡土知识传承与校本课程开发研讨会论文集目觉文保》,主编,民族出版社,2013年版

  32. Sp院谈视满际员企育ecial Issue: Education and Cultural Diversity in China's Society, 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 Guest Editor: Teng Xing with Rebecca 观问组主CLOTHEY, Volume 7-2, 2012.

  31.《经济文化类型与校本课程建构》,民族出版社,2012年版

  30.《人类学视野中的教育研究》,主编,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

  29.《中国乡土教材应用调查研究》,主编,民族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28.《中国少数民族新创文字应用研究---在学校教育和扫盲教育中使用情况的调查》,主编,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

  27.《书斋与田野:滕星教育人类学访谈录》,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

  26.《多元文化教育:全球多元文化社会的政策与实践》,主编,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

  25.《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研究》,主编,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24.《教育的人类学视野--中国民族教育的田野个案研究》,主编,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23.《教育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本土经验与学科建构》,著,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22.《多元文化社会的女童教育--中国少数民族女童教育导论》,主编,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21.《民族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主编,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20.《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与教育--理论、政策与实践》,主编,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19.《族群、文化与教育》,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18.《西部开发与教育博士论坛》,主编,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17.《民族教育学通论》,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6.《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凉山彝族社区教育人类学的田野工作与文本撰述》,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5.《中国民族教育50年》,执行主编,红旗出版社1999年版

  14.《文化变迁中的中国凉山彝族双语社会与双语教育》,著,亚洲开发银行技术援助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实地考察报告1998年3月

  13.《学校教育评价》(国家教委推荐教材),合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版

  12.《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概论》,合著,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11.《民族社会学》,合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0.《民族教育经济学》,主编,《当代中国经济大辞库·民族经济卷》,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

  9.《教育大辞典·民族教育分册》,编委,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8.《21世纪中国与世界丛书》,编委,中信出版社1991年版

  7.《世界教育史大事记》国家教委审定高校文科教学参考书,主编,职工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6.《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概论》副主编,中国劳动出版社1990年版

  5.《社会科学大辞典》,教育学科编委,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版

  4.《中外教育名人辞典》,主编,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3.《文化学辞典》,编委,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2.《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手册》,合著,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1.《20世纪文库》,教育学科编委,华夏出版社,1985年-1991年版

论文

  107.滕星.书斋与田野--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方法论、方法与技术.《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01):14-22.

  106.滕星、罗银新《中国乡土教材的开发、收藏与研究》,《当代教育与文化》,2018(1).

  105.滕星:《如何理解"国家认同教育"》,《中国德育》,2017(13)。

  104.滕星、罗银新:《悠悠乡野路,硕硕满怀情--中国乡土教材的开发、收藏与研究》,《中国教师》,2016(18)。

  103. Wang J, Teng X: Teachers' beliefs of behaviors, learning, and teaching relatedto minority students: a comparison of Han and Mongolian Chinese teachers,Teaching Education, 2016, 27。

  102.王荣、滕星:特纳的仪式理论对少数民族教育的启示,民族教育研究,2016年第4期。

  101.虎技能、滕星:民族类中学藏汉双语"一类模式"教师队伍存在问题及归因分析--以G藏族自治州为例,民族教育研究,2015年第3期。

  100.Teng Xing, Yang Hong and Yang Qixue:Multicultural Education and Ethnic Integration: A Case Study of Girls'Education in the Lahu Area。James Leibold, Chen Yangbin:Minority Education in China:Balancing Unity and Diversity in an Era of Critical Pluralism。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4。

  99.白英/问,滕星/答:《 民族文化传承与双语教育发展》,思想战线,2015年第2期。

  98.虎技能,滕星:《 G州民族类中学藏汉双语"一类模式"教师队伍结构研究》,西北民族研究,2015年第1期。

  97.周兰芳,滕星:《英国牛津民族志会议的历史演进与经验总结》,民族教育研究,2015年第1期。

  96.彭亚华、滕星:《美国教育人类学研究主题的重心变化与发展》,民族教育研究,2014年第4期。

  95.巴战龙、海路、陈学金/问,滕星/答:《中国教育人类学新进展--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六十九》,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94. 《全球化时代"三种认同"与中国民族教育的使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与陈学金合撰)

  93. 《论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几个根本问题》,《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与陈学金合撰)

  92. 《语言规划与双语教育》,《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与海路合撰)

  91.《壮汉双语教育的问题及转向》,《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90.Cultural Diversity and Integrate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eng xing, P163-168, Special Issue: Education and Cultural Diversity in China's Society, 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 Guest Editor: Teng Xing with Rebecca CLOTHEY, Volume 7-2, 2012.

  89.《新疆喀什、和田地区双语教育的实地考察与对策研究》,《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1期(与陈学金合撰)

  88.《墨西哥印第安人的多元文化教育发展》,《中国民族教育》,2011年 第09期

  87.《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新疆双语教育》,《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 第01期.

  86.《教师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绩的一项个案研究》,《民族教育研究》,2010年 第06期

  85.《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百年发展历史与文化功能述略》,《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 第05期

  84.《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发展和学科建设》,《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年 第04期

  83.《田野工作与教育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 第04期

  82.《"静寂的课堂"--一项民族志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04期

  81.《"多元文化整合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 第01期

  80.《乡土知识:收藏、研究与开发》,《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79.《法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中国民族教育》,2009年第6期

  78.《"好学"与"难用"--对中国少数民族新创文字扫盲教育的回顾与反思》,香港珠海书院亚洲研究中心,2009年05月

  77.《文化多样性与现代教育--答中央电视台记者白英问》,《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年第2期

  76.《文化差异与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一种教育人类学的视角》,《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7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高师院校角色定位的思考》,《教育导刊》,2008年第5期

  74.《奥格布(Ogbu)对教育人类学的贡献及影响--教育人类学学者访谈录》,《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年第3期

  73.《对中国少数民族新创文字扫盲教育的思考》,《民族教育研究》2008年第2期

  72.《中国百年乡土教材演变述评》《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71.《教育人类学研究丛书第二辑·序言》《多元文化与现代性教育之关系研究--教育人类学的视野与田野工作》(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70.《少数民族双语教育:进展与问题》《深入推进教育公平:2008年中国教育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69.《新中国民族教育政策的回顾与思考--教育人类学学者访谈录》,《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7期

  68.《坚持实事求是坚持自主选择--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问题访谈》,《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67.《教育领域中的国家整合与地方性知识》,《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66.《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及启示》,《中国民族教育》,2007年第5期

  65.《20世纪80年代后的中国民族教育研究发展综述》,《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64.《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人类学发展历程--兼谈与教育社会学的比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第5期

  63.《民族教育: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第一作者,与关凯合作),《中国民族报》2006年11月17日

  62.《民族地区教育要让学生"学得好""用得上"》,第一作者,《中国民族报》,2006年3月24日

  61.《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优惠政策新论》,《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60.《中国高等教育的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与教育平等》(第一作者,与马效义合作),《民族研究》,2005年第5期

  59.《从书斋到田野--谈教育研究的人类学范式》(第一作者,与巴战龙合作),《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58.《西方低学业成就归因理论的本土化阐释》,第一作者,《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57.《小康社会与西部偏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基础教育》,《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56.《在田野中追寻教育的文化性格》(第一作者,与徐杰舜合作),《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55.《人类学·田野工作·教育研究》(第一作者,与巴战龙合作)《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54.《人类学的田野工作--一个教育人类学家的关怀、经验和信念》,《明日教育论坛》(总第十八辑),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3.《社区变迁与双语、双文化教育 ---台湾地区少数民族社区变迁及学校双语、双文化教育的人类学田野工作综述》,《民族教育研究》,2004年第6期

  52.《西方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理论综述》,《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51.《族群、文化差异与学校课程多样化》,《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50.《全球化与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发展战略》,徐杰舜、周建新主编:人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34-243页

  49.Bilingual society and bilingual education of the Yi ethnic minority of the Liangshan Yi ethnic minority autonomous prefecture in China amid cultural change-history,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analysis, May-June,2002\Vol.35,No.3 ,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

  48.《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应成为中国的当务之急》,滕星著:《族群、文化与教育》,第349-351页,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47.《21世纪我国民族学院(校)的办学模式应作重大调整》,滕星著:《族群、文化与教育》,第352-356页,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46.《全球化与高等教育理念的更新》,滕星著:《族群、文化与教育》,第568-572页,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45.《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与大学外事工作改革刍议》,滕星著:《族群、文化与教育》,第573-577页,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44.《西部开发与民族地区教育若干关系思考》,滕星著:《族群、文化与教育》,第343-348页,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43.《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理论与实践》,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召开的"种族.文化.国家认同对教育的影响"大会论文集,2001年版

  42.Objects, Characteristics, Content, and Method of research in Ethnic Minority Bilingual Education in China. March-April, 2001\Vol.34, No.2, 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

  41.The Idea of Plurality and Unity in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ality and China's Bilingual Education for Its Ethnic Minorities, March-Apral,2001\Vol.34,No2 ,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

  40.《影响与制约凉山彝族社区学校两类模式双语教育的因素与条件》,《民族教育研究》,2000年第2期

  39.《凉山彝族社区学校实施彝汉双语教育的必要性》,《民族教育研究》2000年第1期

  38.《国外教育人类学学科历史与现状》,《民族教育研究》1999年第4期

  37.《中国民族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民族教育研究》,1999年第1期

  36.《文化变迁的中国凉山彝族双语社会与双语教育──历史.现状.问题与思考》,《第二语言(汉语)教学论集》,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

  35.《中国新疆和田维吾尔族维汉双语教育考察报告》,《民族教育研究》,1998年第4期

  34.《跨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少数民族儿童人格研究》《海峡两岸儿童人格教育研讨会论文集》,《民族教育研究》,1998年第3期

  33.《民族教育概念新析》,《民族研究》,1998年第2期

  32.《面向21世纪的市场经济与少数民族教育》(与苏红合作),《教育科学》1998年第1期

  31.《民族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与学科体系》,《民族教育研究》,1997年第4期

  30.《试论民族学校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与张俊豪合作),《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4期

  29.《试论民族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第一作者,与张俊豪合作),《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28.《多元文化社会与多元一体化教育》(与苏红合作),《民族教育研究》1997年第1期

  27.《"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思想与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民族教育研究》1996年第4期

  26.《少数民族教育学学科体系与历史沿革》(与哈经雄合作),《民族教育研究》1996年第4期

  25.《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的对象.特点.内容与方法》,《民族教育研究》1996年第2期

  24.《中国边疆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与辍学问题》(与美籍学者香港大学白杰瑞教授合作),《民族教育研究》,1996年第1期

  23.《论教学评价的规律和原则》,张健主编:《中国教育科研成果概览》,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2年版,第859页

  22.《中国少数民族双语现象与双语教育》,《中国边政》,118期(1992年),台湾

  21.《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文化素质与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国边政》,116期(1992年),台湾

  20.《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综述》,《民族教育研究》,1990年第4期

  19.《我国原始公社制民族与教育》,《教育史研究》,1990年第2期

  18.《教育评价的规律与原则》,《教育科学》,1989年第1期

  17.《将民族教育导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求是》,1989年第1期

  16.《对中央民族学院教学改革的调查与建议》,耿金声、王锡宏主编:《民族教育改革与探索》,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184页

  15.《现代人类应付挑战的必由之路--终生教育》,《外国教育研究》,1988年第1期

  14.《试论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教育》,《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第1期

  13.《中学应开设公民教育课》,《光明日报》,1988年5月14日

  12.《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整体改革初步探讨》,《中国农村地区教育整体改革》,四川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11.《文化背景与教育》,《教育简讯》,1987年第4期

  10.《对社会主义教育职能的再认识-兼谈教育培养目标》,《天津教育学院院刊》,1987年第2期

  9.《教育评价与教育评价学》,《未来与发展》,1987年第1期

  8.《民族教育学若干问题研究》,《教育科学研究》,1987年第1期

  7.《教育评价的历史与发展》,《教育简讯》,1987年第1期

  6.《对我院教学改革的调查与建议》,《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2期

  5.《试论我国民族教育》(与张养吾合作),《民族教育》,1986年创刊号

  4.《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探索》《第一届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研究会论文集》,1985年第3期

  3.《教育哲学概说》,《百科知识》1984年第12期,(《新华文摘》,1985年第2期全文转载)

  2.《高师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初步设想》,《课程.教材.教法》,1984年第1期

  1.《青少年犯罪心理调查与分析》合作,《东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论文集》1982年版

翻译成果

  5.《文化、教育与发展--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白杰瑞主编,滕星、马效义等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理解人类差异--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科普曼、歌德哈特著,滕星、朱姝等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全球视野:教育领域中的族群、种族与民族性》(西马哈偌等主编,滕星、马效义等译),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

  2.《国际教学、教师教育百科全书》(米查尔·J·丹金著),合译,学苑出版社,1990年版

  1.《终身教育导论》(保罗·朗格让著),主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野外调查(实地考察)

国内

  2005至今: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甘南藏族、甘肃肃南皇城裕固族乡土知识和乡土教材考察;新疆喀什、和田地区维吾尔族少数民族教育和双语教育考察;西藏少数民族教育考察

  2003-2006:台湾原住民社区、云南省拉祜族、甘肃省肃南县裕固族、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贵州省苗族、侗族、布依族、云南省佤族、景颇族、哈尼族、僳僳族、纳西族、四川省羌族、青海省土族、湖南省土家族

  1997-2002: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地区南丹县白裤瑶、罗城县仫佬族等、云南省思茅地区澜沧县拉祜族、佤族、普洱哈尼族、彝族等;西双版纳傣族、爱尼、阿克人、基诺族、贵州省黔西南镇宁县苗族、布依族,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喜德县、昭觉县、布拖县彝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维吾尔族;甘肃临夏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

  1996:湖南省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

  1995: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1990:贵州省黔西南自治州

  1985: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1983: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

国外

  2007-2009:美国西部纳瓦霍印第安人保留地

  1994-1995:美国加州奥克兰市黑人社区与学校、萨克若曼托苗族移民社区、亚利桑纳州帕班市印地安人社区、纽约艾莉斯岛海关早期移民检查站、华盛顿黑人社区

  1991-1992:美国夏威夷土著人社区与学校、唐人街社区与学校

成就及荣誉

获奖情况

  2013. 《教育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本土经验与学科建构》,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

  2012. 新疆喀什、和田地区双语教育的实地考察与对策研究三等奖(调研报告类),国家民委

  2012.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2011. 《教育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本土经验与学科建构》,国家民委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

  2011.北京市"教书育人"标兵

  2010.《民族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06.《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凉山彝族社区教育人类学的田野工作与文本撰述》(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05.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2004年第六届国家图书二等奖;2003年第三届全国教育图书奖二等奖

  2006.《民族教育学通论》(与哈经雄主编,2001年版),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教材奖;2002年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4.《族群、文化与教育》获第八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02.中央民族大学"十佳研究生导师"

  1999.《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概论》(副主编,中国劳动出版社,1990年版),荣获全国教育科学二等奖

  1998.收录于国家人事部主编的《中国教育专家名典》,中国人事出版社和香港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出版

  1998.《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概论》(与戴庆厦等合著,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荣获北京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1997.《民族教育经济学》(主编)(《当代中国经济大辞库--少数民族经济卷》获北京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与沈仰东合著)

  1994-1995,美国富布赖特高级学者基金奖.国际富布赖特高级学者荣誉称号

  1994.收录于美国国际名人研究所.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的《国际名人录》

  1993.第4届霍英东高校青年教师教育学基金奖

  1993.北京市高校青年学科带头人

  1992.收录于国家教委主编的《中国100所高等学校中青年教授概览》,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教育哲学概说》获国家民委优秀论文三等奖

  1989.北京教育学会优秀论文奖

科研项目及学术基金

  2007-2010,香港乐施会

  --中国乡土教材收藏与开发 55万港币

  2006-2009,福特基金会

  --经济类型与校本课程开发 15万美元

  2000-2003,美国福特基金会

  --中国云南省澜沧拉祜族女童失学、辍学与教师培训研究 6万美金

  2003-2003,世界银行

  --西部开发基础教育贷款专家调查与论证项目 15万人民币

  2003-2003,台湾中华基金会大陆学者访问基金

  --台湾高山族社区变迁与学校双语双文化教育研究 14万台币

  2003-2003,香港救助儿童基金会

  -- 中国云南省澜沧木戛拉祜族女童班技援项目调查报告 4.2万港币

  1998-1999,英国海外发展部项目基金

  --甘肃临夏市少数民族教育调查研究 0.5万美金

  1997-1999,日本文部省项目基金

  --中国新疆和田维吾尔族双语双文化教育调查报告 2万美金

  1996-1998,亚洲开发银行

  --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技援项目 3万美金

  1994-1995,美国富布莱特(Fulbright)高级学者基金

  --美国多民族教育比较研究 3万美金

  1993-1995,霍英东高校青年教师基金

  --世界多民族教育比较研究 2万美金

  2011- 中央民族大学自主课题:教育人类学理论、政策与实践研究20万人民币

  2007-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

  --壮族双语教育研究 8万人民币

  2005- 教育部文科重点基地项目

  --中国少数民族新创文字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状况调查研究 20万人民币

  2005-2009 中央民族大学"985"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研究基金 231万人民币

  2004-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

  --新时期民族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 6万人民币

个人履历

任职

  2006至今:《民族教育研究》,顾问

  2006至今:《教育人类学研究通讯》,顾问

  1996-2001:《民族教育研究》,主编

  1988-1996:《民族教育研究》,副主编

  1985-1987:《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刊》,主编

兼职

  2012至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2011至今: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研究创新基地教育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

  2009至今:国际教师教育联合会(WFATE)常务理事

  2008至今:中央民族大学乡土教材研究中心负责人

  2007-2010:香港乐施会--中国乡土教材收藏与开发研究项目负责人

  2007-2009: 美国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教育学院访问学者\客座教授

  2006-2009:云南省教育厅的省院省校教育合作项目"云南省民族自治地方基础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负责人

  2006-2007: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甘肃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专家、顾问

  2005至今:200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新创文字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状况及存在问题调查研究"负责人

  2005-2010:中央民族大学国家"985工程"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2005-2009:美国福特基金会"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类型与初中地方性校本课程建构"课题负责人

  2003.7-2003.9: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2002至今:香港苗圃基金会高级顾问

  2002-2004: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社会评价研究云南省专家组组长

  2004-200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项目顾问

  2001-2005:美国福特基金会"中国云南省澜沧县拉祜族女童教育项目"负责人

  2000至今: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民族教育组评审专家

  2001至今: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

  2000至今: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会员

  1998-1999:英国政府海外发展部"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研究项目"专家组成员顾问

  1997-1998亚洲开发银行/国家教委"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研究项目"专家组,顾问

  1996-2007:中国教育学会少数民族教育分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培养成果

  2004级博士:艾力·伊明,宝乐日,马效义(北师大博后)

  2005级博士:巴战龙,张霜(北大博后),李素梅,张苗苗

  2006级博士:欧群慧,罗吉华(中国社科院博后),赵淑岩,李红婷

  2007级博士:杨红,彭亚华,王洪玉,张爱琴,班红娟

  2008级博士:吴杰,萨玮玲,温润芳

  2009级博士:张天军,冯汝林,王金星

  博士后:海路 (语言学方向)

  2010级博士:陈学金,刘卓雯,石心

  2011级博士:章光洁,虎技能

  2012级博士:周兰芳,杨小英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