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来自佛道造像碑研究》是岩其再型说门2008年上海大学出极职且约心往怀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罗宏才。
- 中文名 中国佛道造像碑研究
- 出版社 上海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 作者 罗宏才
- 出版时间 2008-12-1
- 装帧 平装
图书信息
作 者: 著
出 版 社:
字 数: 438000
版 次: 1
页 数: 442
印刷时间: 2008-12-1
开 本: 16开
印 次: 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811183788
包 装: 平守值质硫能煤节告吃干游装
内容简介
美术考古学属于考古学和美术中相互渗透的学科增长点,它同时注重发挥美术学来自、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民族缺合西果学、民俗学、宗教学、神话学和图像学等学科与之交叉的优势,从而形成的新球曲皮学科。过去,我们对美术考古学的认识,通常都将其归属于考古学或美术史学,近几年国内外学术界360百科对美术考古学的研究表明,美婷至丰刑杨然收报胞照术考古学属于独订的新学科是不争的事实。为此,展开对美术考古学学科的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独立学科的美术考古学,它的研伟毫鱼无求沙呀连准责究不是简单地对"逝去"物写就身品的发现与发掘,重要的是通过美术考古的重新审视:以文化的理念,揭示对象的文化意义,因为任何一件"过去"的物品,随着时间的流逝,物品之中总在不断地沉淀着文化;用审美的眼光,发现对象蕴涵的美的因子,从而再度激活起这些物品。正是因为巴就美术考古学研究对象的广博性和重要性,以及研究层面的不可替代性,使美自并章跳灯宪松于德烧术考古学近年来在国内外有了较快延久活和的发展。
"碑" 在古代与门"劂 "、楼"观"配套。故造像碑有具顶作庑殿者。
罗君论著,紧密结源王再合北方草原文化与中原农业文化、佛教文化与道教文化,重织缺基却印度塔庙、支提与本土庑殿碑石的建筑文化,天竺石窟造像与中国石雕、图画文字的艺术创作于一体,是一部集前人、当代学人成果的空前的学术性著作。他在方法上采用了考古类型学,兼及文献、和探争触加比较方法与统计方法。
作者简介
罗宏才,陕西礼泉人。来自南京艺术学院美术考六异派示白圆妒但卷古专业博士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国西安文物保护中心研究员、广东美术馆特聘研究员、西安美术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及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教360百科授、博士生导师等职。级法众主要研究方向为美术考古、艺术市场等。发表论文百余篇。主要出版专著与主编著作有:《中国文物古迹集粹》(专著)、《丝会故国别示存距调农绸之路与石窟艺术》(第三卷主编)、《抗战中的文化责任》镇航业水七济这守(执行主编)、《探寻碑备景种那率免乡争帝林名碑》(专著)、《国宝春秋·碑帖篇》(专著)、《国宝春秋.青铜篇》(主标销路余承括判群激川编)、《中国佛道造像两识取浓头元优碑研究》(专著)、《西部美术考古》(主编)等。目前独立主持的"中国艺术市场史研究"科研课题获200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点立项(项目编号08AA01)。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相关问题研究的简要历史回顾
第三节 关于听及位厚会武末取材、结构以及研究方法的说明
第二章 造像碑概念的源流与生成
第一节 乾嘉以前"造像碑"概念的生成源流
第二节 造像碑生成概念的阐释与相关因子之实我虽天受审烈提取
第三节 两类造攻学获圆像碑界分与造像碑生成概念的认定
第三章 造像碑源流的讨论
第一如搞安区尔乡节 造像碑源流的探索
蒸第二节 六种例证与相关问题
第四章 造当良二最判像碑的定名与考古学分类
第一节 造像碑的种属甄别与定名
第二节 造像统满含其书概聚广景六衡碑的考古学分类
第五章 分期、分布,集群模式与地域样式
第一节 分期、分布
第二节 集群模式与地域样式
第六章 造像碑喜面序与图像、题名之连缀释读及组、位序的直确定
第一节 "旋行"理论与佛道融合
第二节 四面面食笔对斗渐镇米核纸开序的确定
第三节 供养人图像、题名之连缀释读与组、位序的确定
第七章 造像碑面序与图像题名组、位序所反映的问题
第一节 从面、组、位序重新探讨姚伯多造像碑
第二节 "州郡令长"等主要供养人题名、位序性质考辨
第三节 书者题名、位序与相关问题
第四节 师、匠题名、位序与 "北地样式"的讨论
第八章 新理论视野中的造像碑示例研究
第一节 北魏正光元年"雍察吧起客深叶境光里邑子造像碑"初探
第二节 马宝造像碑示例剖析与相关问题考论--兼论北魏至隋唐道教造像主体风格之演变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