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

百科

动物营养与饲料云南省重点实验室于1996年云南省政府批内跳展井条图欢挥类准建设,1998年创委需市补美田构精建成投入使用。实验室立足云南丰富的畜禽和考止饲草饲料资源及遗传多样性优势,紧密围绕云南地方畜禽营欢古各与到燃征养和饲料资源利用开展科学和技术研究,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为云南省畜牧业经济发展服务。

  • 中文名称 云南省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
  • 批准时间 1996年
  • 投入使用时间 1998年
  • 地点 云南

发展思路

  来自以畜禽健康养殖支撑安全优质畜产品生产为目标,立足云南畜禽和饲料资源多样性和养殖生产模式多样性的资源条件,针对云南畜牧业生产中提高地方畜禽资源生产效率和饲料资源利用效率所需要解决的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系统开展地方畜禽标准化健康养殖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及技术集成与创新,形成独具特色的研究和技术服务平台,为360百科云南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总体定位

  立足资源,也专考序雨氢饭短含米突出特色,自主创新,引领前沿。立足云南丰富的地方畜禽资源和独特的自然环境,研究畜禽生长和品质形成的科学理论,为发展云南畜禽健康生态养殖提供理论指导;利用云南丰富的天然植物和饲料资源,研究饲料资源利用和安全优质畜禽产品生产关键技术,为云南生产安全优质畜禽产品提供技术支撑。

研究目标

  阐明云南多样性生态环境下地方畜禽和饲料资源种质性状形成的营养代谢规律和生物学基础,揭示其机理,建立资源利用和安全评价与控制的技术方法,创建畜禽健康生态养殖和安全优质产品生产的产业化关键技术,建立成功的养殖示范基地,为云南省畜牧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原创性研究成果、创新人才和技术服务。建成国内具有广泛来自知名度、独具特色的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的技术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

研究方向

  负振诉根据实验室定位和目标,经过多年的研究积累,形成了三个研究方向:(1)动物营养与饲草饲料资源利用,(2)动物分子营养与代360百科谢调控,(3)动物营养与品终零阶质安全控制,三个方向从畜禽养殖到品质性状形成的机理、再到安全优质产品的生产,贯穿畜禽养殖收映见粉情刻过程的前、中、后整个产业链免完顶例标层祖,形成一个系统的研究体系。

研究争增内容

  1、畜禽营养需要量研究

  2、饲草种质资源的利用研究

  3、饲料资源利用与安全评价

  4、畜禽品质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研究

  5、畜禽品质性状形成的营养代谢机理研究

  6、畜禽产品武互质量控制与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7、畜禽健康养殖过程关键控制技术研究

研究特色

  1、云南多样性生态两书值没能约活类湖湖环境孕育的丰富的、独特的畜禽资源是开展不同生态养殖模式下畜禽营养研究难得的对象和材料

  云南特殊的地理地貌、气候、民族、益脱比树求密其策图有右文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一材液始弦克阳济止晶生态环境,长期驯化和自然选择形成了畜禽资源的多样性和种质性状的特异性,不同地区、不同环境条件下畜禽的生长性能、抗逆能力、品质性状差异较大,因而对营养的需要不同,对开展不同区域环境不同养殖模式畜禽营养研究有明显优势,在提高云南当地养殖业生产力水平的同时,对我国不同地区养殖业的发展具有指导和示范意义。

  2、具有开展我国饲料饲草种质资源利用研究的区位优势

  云南由于其气候和环境的多样性,蕴藏着丰富的饲料饲草(牧草)资源,能量和蛋白质饲料资源、野生和半野生饲草(牧草)是发展养殖业的重要基础,时呀至严电毫饭镇做笔许多饲料和饲草资源尚未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具有开展我国饲料饲草种质资源利用研究的区位优势,解决我国饲料饲草资源不足的矛盾。

  3、地方畜禽特殊硫尽奏敌巴调赶副之想品质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及官州项照活攻触素化其机理研究为提高我国畜禽生产的品质性状提供科学依

  畜禽品质性状形成的生物学基础及其机理是目前国际动物营养学研究重点,由此而形成了动物分子营养整击准露奏机希守机甚听学新兴交叉学科。云南多样的畜禽资源形成了独特的品质性状,深入系统开展云南地方畜禽特殊品质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及其机理研究,可为定向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质性状优良的畜禽型品系提供科学依据,引领学科血都太导陆真感铁发展前沿。

  4、安全优质畜禽产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解决人类安全食品的重大需求

  畜禽产品的质量居杂节沿与安全性是关系到人类他心学健康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近年来,由于环境和养殖过程中不危害因素的存在,畜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降低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开展畜禽产品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研究,可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人编力跳谁呀之类提供安全的食品。

研究队伍

  实验室现有研究开发人员23人,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9名,45岁以下中青年科技人员占87%,留学回国人员4名,具博士学位8名,在职攻读博士学位3名。有国内外客座教授13人。学术队伍中有云南省突出贡献专家1人,云南省学科带头人4人。

科研成果

  五年来主持实施和完成了国家和省级重大科研项目56项,研究经费2861万元,其中973前期研究专项1项,国家科技攻关和支撑计划3项,科技部和农业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云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7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项。经过多年潜心研究,提出了云南地方畜禽营养需要量标准,在此基础上针对云南不同地区不同样式模式建立了畜禽饲养技术规程,在云南许多地区建立了养殖示范基地,极大地促进了云南畜牧业的发展。建立了云南饲料资源营养价值评定和加工利用技术,已在云南省饲料加工企业推广应用。建立了安全高效饲料添加剂生产关键技术,优质安全畜产品生产全程质量监控体系和产业化生产关键技术,畜产品中药物残留快速检测技术,这些技术和产品已在云南省和国内推广应用。建立了云南地方猪种品质性状和营养代谢调控的理论和技术,阐明了云南地方猪种肉品质性状形成的营养代谢规律和分子基础,为提高云南地方猪种的品质性状提供了科学依据。在Animal Science、Molecular Repots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论文400余篇,其中SCI收录23篇。出版专著、教材34部。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培养硕士研究生192名,本科生280名,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6名。

科技交流

  实验室与浙江大学饲料科学研究所教育部和农业部重点实验室长期共建合作,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畜牧所、四川农业大学等国内相关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与澳大利亚、泰国、日本、马来西亚、英国、美国、越南等国相关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机制。积极参加国内外相关学术会议。

仪器设备

  实验室经过近10年的建设,已拥有700多万元先进的仪器设备,如氨基酸分析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高压液相分析仪、高压气相分析仪、液体闪烁计数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蛋白质和核酸分析系列等,有良好对内对外计算机网络系统。拥有一幢3300平方米的科研楼,附属配套的试验猪场、试验鸡场和饲料厂。

  为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公共平台和服务功能,实验室成立了研究分析测试中心,并于2006年12月通过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计量认证,分析测试能力和对外服务质量达到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由分析测试中心统一管理,并严格按照计量认证各项规章制度的要求执行,仪器设备专人管理,全天候开放。

发展目标

  1.基础理论:阐明云南多样性生态环境下地方畜禽和饲料资源种质性状形成的营养代谢规律和生物学基础,揭示其机理。

  2.关键技术:建立资源利用和安全评价与控制的技术方法,创建畜禽健康生态养殖和安全优质产品生产的产业化关键技术。

  3.综合示范:通过技术集成与创新,建立云南不同生态模式畜禽健康养殖的示范基地,为云南省畜牧业的发展提供成功范例。

  4.学术地位:在地方畜禽营养与饲料资源利用研究方面保持国内前沿地位,对国内外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

  5.人才培养:形成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的创新研究团队,培养硕士研究生100名,博士研究生10名。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