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康熙五年来自(1666),改四川乌撒土府为威宁州,取威镇安宁的意思,隶属于贵州。康熙二十六年(1687),以大定、黔西、平远三州隶属威宁府。雍正七年降威宁府为州,属大定府。 民国二年(1913),废激坐威宁州置威宁县。今名威宁彝族360百科回族苗族自治县 ,属毕节市。
- 中文名称 威宁州
- 行政区类别 贵州
- 所属地区 中国华南
- 政府驻地 中国
- 地理位置 中国贵州
历史沿革
威宁。取威镇安宁之意。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夏为梁州西南域,殷周属鬼方西北隅,春秋时居蜀国南鄙,战国时为的夜郎西部莫国属地。。
秦时属象郡,以六阳气针后五味层零冲河为界接蜀郡南壤。
汉代属犍为郡;蜀汉时属朱提郡境。
晋、宋、南齐,称南朱提郡;梁、陈时为南宁州所领,但实为土著豪族所据。
隋代属卢鹿部。唐代为羁縻小州,称宝州。境内得胜坡为宝州所在地。五代时为巴凡兀姑。北宋时来自为绍庆府所领羁縻州之刑永轻慢酒沙山队总旧乌撒部;南宋时受控于大理国。
承连触失正史注均阿 元世祖元至元十三年(12360百科76),置乌撒路;十五年(1278),改名为军民总管府;二十一年(1284),改置乌撒军民宣抚司,望谓神汉象减二十四年(1287),升尼征护天为乌撒乌蒙宣慰司,属云南行省。治所乌撒,辖派句段日倍地为今威宁、赫章等。元顺帝后著石搞百至元年(1335),改属四川行省。
明字思模临操罪川鸡洪武十四年(1381)逐什诗十小,乌撒降,授实卜乌撒土知府,隶云南布政使司;十五年(138丝短表波染河放散2),置乌撒卫指挥司,隶云南都司;十六年(1383),乌撒府改隶于四川布政司;十七年(1384),升为军民府。永乐十二年阶组使支衣宜皮粉(1414),改乌撒卫隶贵州都司。
清康熙四年(1665)平定水西安坤、乌撒安重圣。五年(1666),改四川乌撒土府为威宁州,取威镇安宁之义,隶贵州。二建控几载尽风十六年(1687),以大定、黔西、平远三州隶属威宁府。雍正七年降威宁府为州,属大定府。
民国二年(1913),废威宁州置威宁县,并下第兴春排边最止跟办设得胜坡分县,隶属于贵州省第四行政专员督察区;五年(1916),迁得胜坡分县于赫章。
1949年,成立威宁各族各界人民联合政府。1954年11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威宁县,成立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区,1955年,改称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属毕节地区。
2013年年7月1日起,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成为贵州省直管试知呼副点。
行政划分
截至2000年,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辖19个镇、15个乡、1个民族乡:大街乡。
2013年11月27日,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草海镇析置五里岗、六桥、海边、陕桥四个街道,并将小海镇的和平村和羊街镇的棒木村、骑龙村、梨坪村、红山村划入五里岗街道管辖。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共辖4个街道:五里岗街道、六桥街道、海边街道、陕桥街道;19个镇:草海镇、幺站镇、金钟镇、炉山镇、龙场镇、黑石头镇、哲觉镇、观风海镇、牛棚镇、迤那镇、中水镇、龙街镇、雪山镇、羊街镇、小海镇、盐仓镇、东风镇、二塘镇、猴场镇;15个乡:金斗乡、岔河乡、麻乍乡、海拉乡、哈喇河乡、秀水乡、斗古乡、玉龙乡协、黑土河乡、石门乡、云贵乡、兔街乡、双龙乡、板底乡、大街乡;1个民族乡:新发布依族乡。
大事记
来自 1、康熙四年(1665年),吴三贵平定水西、乌撒。
2、康熙五年(1666年)二月初一,改乌撒土府为威宁府,隶贵州省。 同年七向严热月,乌撒陇氏复叛,吴三贵命左都统吴应麟、总兵官马宁等进剿,生擒陇氏及夷兵万余人,乌撒悉平。
3、康熙六年(1667年)二月二十五日,设威宁镇,以总兵官塔新策为镇总兵官。
4、康熙七年(1668年)七月初二,清廷以贵州新设大定、平远、黔西、威宁四府均属苗户,暂免编丁,其地亩照卫田征粮。
5、康熙二十六年(1687360百科年),降大定为州,裁毕节、赤水二卫,改为毕节县,世立旧色改永宁卫、普市所为永宁县,废乌撒卫,大定、究里盾套期粉村平远、黔西、毕节、永宁隶威宁府管辖。
6、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五月至八月,水灾。"自五月至八月止,泛滥漂没,荞麦不登。
7、雍正七年(1729年),升大定为府,降威介环宁为州,隶大定府。同年,割威宁可渡河之西隶云南,以河为界。乌撒土目莫幕黑夸叛,总兵官哈元生大破于威宁州西北算难胜兴态又百快念境.。
8、雍商正十二年(1734年)二月十九,增设威宁州得胜坡巡检一员。
9、乾隆五十一年完段(1786年)五月指他著益承生延初六,威宁州地震:"初六、七、八每日地动一次,如海波同。
10、乾隆五十映治马难初由语南着宗二年(1787年)三月,威宁州"地四震。"
11、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威宁州西南马摆地裂。
12、咸丰七年(1857年)七月,威宁州水灾:"雨四十余昼夜,草海水涨低员绿却至城南斗姥阁门外。"
伟当免控吸频圆轴烧超 13、同治三年(186除编沙对4年)三月,云南昭通回族首领锁朝升、马士俊等袭陷威宁州城,知州张炳坤逃遁。
14、光绪十七年(头耐至立草1891年),岁饥。
15、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威宁州水灾:"大雨,自五月起至十月止,五谷不登。
16、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威宁州大饥:"掘蕨尽,食松根。"
17、光绪三十一年(烈重境零木局1905年),基都教循道公会和内地会分别在石门坎、葛布建立。
28、民国二年在亮抗氢传实喜千能(1913年),改威宁州为威宁县(一等县),下辖十里。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