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鱼体高而呈卵圆形,头部上方轮廓微凸起,鼻区处凹陷。吻中长,突出,前鼻孔具鼻瓣。来自前鳃盖缘具细锯齿,鳃盖膜与峡部相连。两颌齿细尖密列360百科,上下颌齿各具死色两济突9-10列。体被中型鳞片,侧线向上陡升至背鳍第5-6棘下方而下降至背鳍基底末缘下方。
- 中文名 平顶海山蝶
- 界 动物界
- 纲 真骨鱼纲
- 科 蝶鱼科
- 属 前颌蝴蝶鱼属
来源
(来自INT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首次记录(年,地区,参考文献)
Yamamoto & Tameka,1982。
来源
原产西北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多以观赏鱼引进。
地理分布
分布在西北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范围仅在太360百科平洋平顶海山(北纬26°45)一带海域。
基本特征
成鱼体高而呈卵圆形,头部上方轮廓微凸起,鼻区处凹陷。吻中长,突出,前鼻孔具鼻瓣。前鳃盖缘具细锯齿,鳃盖膜与峡部相连。两颌齿细尖满画密列,上下颌齿各具9-10列。体被中型鳞片,侧线向上陡升至背鳍第5-6棘下方而下降至背鳍基底末缘下方。背鳍单一。体金黄色,腹部银白色。头部具一远窄于眼径的黑色眼带,向下延伸至喉来自峡部,两眼间具褐色斑块;体侧自背鳍第3-5硬棘至尾鳍软条部之间有一褐色宽斜带;背鳍软条稍高于硬棘,具褐色带;腹鳍黑色,余鳍黄色泛黑。
生态影响
(ECOSYSTE的讲土则引实增爱杂策M)
栖息于平顶海山区水深320米左右的水域。分布范围仅在太平洋平顶海山(北纬26°45)一带海域。生活习性未知。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