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合成材料学

百科

《高分子合成材料学(第三版)》是2017年4月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平、廖明义。本书主要介绍了具有重要应来自用价值的热固性与热塑性高分子合成材料。

  • 书名 高分子合成材料学(第三版)
  • 作者 陈平、廖明义
  • 出版时间 2017年4月
  • 页数 544 页
  • 定价 78 元

内容简介

来自  《高分子合成材料学》分为上、下两篇。主要介绍360百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热固性与热塑性高分子合成材料。

  上篇热固性高分子合成材料主划文管李略必编之唱草要介绍酚醛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氰酸搞久套界酯树脂、有机硅树脂等热互破味固性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合成工艺原理、制造工艺、改性原则、结构与性能关系、成型加工及其应用。力求取材新颖,论述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提我蒸部呢呼宗界供很强的实用价值。

  下篇热塑性高分子合成材料系统地介绍了五大通用树脂,即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树脂,以及通用工程塑料聚酰胺、聚碳酸酯、PET和PBT。详细介绍了这些合成树脂的合成原理、生产工艺、结构与性能关系以及加工与应用。所涉及的树脂品种皆为已经工业化生产的品种,内容条理清晰,注重反应原理、结构与性能之间的理论关系,并以成熟、完备的生产技术为依据控须慢素绿状兴呀,适当地介绍了一些有工业化众菜经显田介表二川前景的相关内容。

目录

属呼秋端造往九历季过福  绪论1

  0.1高分子合成材料的装肥照发展简史1

  0反道.2国内外发展现状2

  0.3高分子的定义、分类、特点、命名5

  0.3.1定义5

  又没调乎文0.3.2分类5

  0.3.3造胜关虽风球灯剂特点6

  0.3.4命名8

  上篇热固性高分子合成材料

  第1章酚醛树脂10

  1.1酚醛树脂的原材料11

  1.1.1酚类11

  1.1.2醛类12

  1.2酚醛树脂的生成反应和结构13

  1.2.1热塑性酚醛树脂的生成反应和分子结构13

  1.2.2热固性酚醛树脂的生成反应和分子结构1高队尔车5

  1.3酚醛树脂夜陈的制造工艺18

  1.3.画烈此年传作静财1热固性酚醛树脂的制造工艺18

  1.3.2热塑性酚醛树脂的制造工艺19

  1.3.3影身烈古老日沙概把响酚醛反应的因素20

  1.4酚醛树脂的固化22

  1.4.1热固性酚醛树脂的固化反应22

  1.4.2热塑性酚醛树脂的固化反应26

汽该频  1.5酚醛树脂的基本性能28

  1.5.1酚醛树脂的热性能及烧蚀性能28

  1.5.2酚醛树脂的阻燃性能和发烟性能29

  1.5.3酚醛树脂的耐辐射性31

  1.6其他酚醛树脂31

  1.6.1间苯二钱轮日种坚多善族酚树脂31

  1.6.2苯酚糠醛树脂32

  1.6.3纯油溶性酚醛树脂33

  1.7改性的酚醛树脂3件械称拿3

  1.7.1苯胺改性的酚醛树脂33

  1.7.2二甲苯树脂改性的酚醛树脂34

  1.7.3苯酚改性的二苯醚树脂35

  1.7.4聚乙烯醇缩丁醛改性的酚醛树脂36

  1.7.5植物油改性的酚醛树脂36

  1.7.6耐热的酚醛树脂37

  1.8酚醛树脂的应用37

  1.8.1酚醛模塑料39

  1.8.2酚醛树脂层压塑料40

  1.9酚醛树脂的研究新进展41

  1.9.1树脂41

  1.9.2复合材料及其加工工艺43

  第2章不饱和聚酯树脂45

  2.1不饱和聚酯树脂基体、原材料46

  2.1.1不饱和二元酸及酸酐46

  2.1.2饱和二元酸及酸酐47

  2.1.3二元醇49

  2.1.4交联单体50

  2.1.5引发剂52

  2.1.6阻聚剂56

  2.2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物的组成及其固化57

  2.2.1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物的组成57

  2.2.2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物的固化反应58

  2.2.3有机引发剂60

  2.2.4热分解引发60

  2.2.5化学分解引发61

  2.2.6光引发61

  2.2.7阻聚与缓聚61

  2.3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老化与防老化62

  2.3.1紫外线的作用62

  2.3.2空气中氧和臭氧的作用63

  2.3.3水解降解作用63

  2.4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性能与应用63

  2.4.1层压塑料与模压塑料63

  2.4.2片状模塑料、团状模塑料64

  2.4.3人造大理石和人造玛瑙64

  2.4.4云母带胶黏剂65

  2.4.5油改性不饱和聚酯漆65

  2.4.6无溶剂漆66

  第3章环氧树脂67

  3.1环氧树脂的合成、制造、质量指标67

  3.1.1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合成制造67

  3.1.2脂环族环氧树脂的合成70

  3.1.3环氧树脂的质量指标71

  3.2环氧树脂的基本性能72

  3.2.1双酚A型环氧树脂72

  3.2.2双酚F型环氧树脂73

  3.2.3双酚S型环氧树脂74

  3.2.4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74

  3.2.5线型酚醛型环氧树脂74

  3.2.6多官能基缩水甘油醚树脂75

  3.2.7多官能基缩水甘油胺树脂75

  3.2.8具有特殊机能的卤化环氧树脂76

  3.3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固化剂和促进剂78

  3.3.1环氧化物的反应性78

  3.3.2含羟基化合物的固化反应79

  3.3.3胺类的固化反应和固化剂80

  3.3.4有机羧酸的固化反应88

  3.3.5酸酐的固化反应89

  3.3.6酸酐类固化剂93

  3.3.7合成树酯类固化剂97

  3.3.8环氧树脂固化反应用促进剂99

  3.4环氧树脂用辅助材料及其改性101

  3.4.1稀释剂101

  3.4.2增韧剂103

  3.4.3填料105

  3.4.4阻燃剂105

  3.4.5纤维增强材料108

  3.5环氧树脂的应用112

  3.5.1环氧树脂涂料113

  3.5.2环氧树脂胶黏剂116

  3.5.3环氧树脂成型材料119

  3.5.4纤维增强塑料和复合材料121

  3.5.5环氧树脂的反应注射成型123

  第4章聚氨酯树脂126

  4.1聚氨酯的基本原材料127

  4.1.1多元异氰酸酯127

  4.1.2多羟基化合物和聚合物128

  4.1.3助剂129

  4.2聚氨酯的合成原理136

  4.2.1异氰酸酯的化学反应136

  4.2.2聚氨酯的生成反应138

  4.3聚氨酯的制造工艺138

  4.3.1熔融法139

  4.3.2溶液法139

  4.4聚氨酯的应用139

  4.4.1聚氨酯泡沫塑料139

  4.4.2聚氨酯弹性体141

  4.4.3聚氨酯涂料144

  4.4.4聚氨酯胶黏剂146

  4.4.5聚氨酯密封胶147

  第5章双马来酰亚胺树脂149

  5.1双马来酰亚胺的合成原理149

  5.2双马来酰亚胺的性能151

  5.2.1熔点151

  5.2.2溶解性能151

  5.2.3反应性能151

  5.2.4耐热性能152

  5.2.5力学性能152

  5.2.6BMI固化物的热稳定性152

  5.3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改性153

  5.3.1与链烯基化合物的共聚改性153

  5.3.2二元胺改性BMI157

  5.3.3热塑性树脂改性BMI159

  5.3.4环氧改性BMI164

  5.3.5氰酸酯改性BMI164

  5.3.6降低后处理温度工艺改性165

  5.4新型双马来酰亚胺的合成165

  5.4.1链延长型BMI165

  5.4.2取代型BMI171

  5.4.3稠环型BMI171

  5.4.4噻吩型BMI171

  5.4.5含特殊元素BMI172

  5.4.6树脂传递模塑用BMI树脂172

  5.4.7线型酚醛型多马来酰亚胺树脂173

  5.5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应用174

  5.5.1电气绝缘材料174

  5.5.2高温胶黏剂174

  5.5.3航空航天结构-功能复合材料174

  第6章聚酰亚胺树脂177

  6.1均苯型聚酰亚胺177

  6.1.1用熔融缩聚法制备聚酰亚胺177

  6.1.2用两步法制备聚酰亚胺178

  6.2可熔性聚酰亚胺181

  6.2.16F二酐型聚酰亚胺182

  6.2.2二苯醚四羧酸二酐型聚酰亚胺183

  6.2.3用含亚胺环的二酐制备聚酰亚胺184

  6.3加成型聚酰亚胺184

  6.3.1PMR型聚酰亚胺184

  6.3.2乙炔端基型聚酰亚胺185

  6.4聚酰亚胺的性能187

  6.4.1聚酰亚胺的热稳定性187

  6.4.2聚酰亚胺的化学稳定性189

  6.4.3聚酰亚胺的介电性能190

  6.4.4聚酰亚胺的力学性能191

  6.5改性聚酰亚胺191

  6.5.1聚酰胺酰亚胺191

  6.5.2聚酯酰亚胺193

  6.5.3聚酯-酰胺-酰亚胺194

  6.5.4聚苯并咪唑-酰亚胺195

  6.5.5聚砜-酰亚胺195

  6.6聚酰亚胺的应用196

  6.6.1聚酰亚胺薄膜196

  6.6.2聚酰亚胺漆199

  6.6.3聚酰亚胺胶黏剂200

  6.6.4高性能工程塑料200

  6.6.5聚酰亚胺纤维204

  6.6.6聚酰亚胺复合材料205

  第7章氰酸酯树脂207

  7.1氰酸酯树脂单体的合成207

  7.2氰酸酯树脂的固化反应209

  7.2.1氰酸酯固化反应机理209

  7.2.2催化剂对固化反应的影响209

  7.3氰酸酯树脂的基本性能213

  7.3.1氰酸酯树脂的结构与性能213

  7.3.2氰酸酯固化物的热分解机理219

  7.3.3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性能220

  7.4氰酸酯的改性223

  7.4.1氰酸酯改性环氧树脂223

  7.4.2氰酸酯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228

  7.4.3氰酸酯的增韧改性229

  7.5氰酸酯的应用231

  第8章有机硅树脂233

  8.1硅及硅键的化学特性233

  8.2有机硅单体的合成234

  8.2.1有机卤硅烷的合成方法235

  8.2.2甲基氯硅烷的合成237

  8.2.3苯基氯硅烷的合成240

  8.2.4其他有机硅单体的合成242

  8.3聚有机硅氧烷的生成反应242

  8.3.1水解缩合242

  8.3.2催化重排248

  8.3.3在高温下利用空气中氧的作用提高分子量249

  8.3.4杂官能单体缩聚制备聚有机硅氧烷250

  8.4有机硅树脂的性能250

  8.4.1热稳定性250

  8.4.2聚有机硅氧烷液体及弹性体的特征253

  8.4.3电绝缘性253

  8.4.4力学性能255

  8.4.5耐候性256

  8.4.6耐化学药品性257

  8.4.7憎水性258

  8.5有机硅树脂的改性259

  8.5.1有机硅改性醇酸树脂259

  8.5.2有机硅改性聚酯树脂260

  8.5.3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260

  8.5.4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260

  8.5.5有机硅改性酚醛树脂262

  8.5.6硅氧烷改性聚酰亚胺树脂262

  8.6有机硅树脂的应用264

  8.6.1有机硅绝缘漆264

  8.6.2有机硅胶黏剂270

  8.6.3有机硅塑料273

  8.6.4微粉及梯形聚合物275

  参考文献276

  下篇热塑性高分子合成材料

  第9章聚乙烯277

  9.1发展简史277

  9.2低密度聚乙烯278

  9.2.1反应机理278

  9.2.2生产工艺278

  9.2.3结构与性能279

  9.2.4加工和应用282

  9.3高密度聚乙烯283

  9.3.1反应机理283

  9.3.2生产工艺283

  9.3.3结构与性能284

  9.3.4加工和应用285

  9.4线型低密度聚乙烯286

  9.4.1反应机理286

  9.4.2生产工艺286

  9.4.3结构与性能287

  9.4.4加工和应用289

  9.5超高分子量聚乙烯291

  9.5.1生产工艺291

  9.5.2结构与性能291

  9.5.3加工和应用293

  9.6茂金属聚乙烯294

  9.6.1发展简介294

  9.6.2生产工艺295

  9.6.3结构与性能295

  9.6.4加工和应用297

  9.7双峰聚乙烯297

  9.7.1生产工艺297

  9.7.2结构与性能298

  9.8共聚聚乙烯树脂298

  9.8.1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298

  9.8.2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301

  9.8.3乙烯-丙烯酸甲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302

  9.8.4乙烯-乙烯醇共聚物303

  9.9聚乙烯改性304

  9.9.1化学改性304

  9.9.2共混改性310

  9.9.3填充改性312

  参考文献315

  第10章聚丙烯317

  10.1发展简史317

  10.2等规聚丙烯318

  10.2.1反应机理318

  10.2.2生产工艺318

  10.2.3结构与性能319

  10.2.4加工和应用324

  10.3茂金属聚丙烯326

  10.3.1结构与性能327

  10.3.2加工与应用327

  10.4无规聚丙烯328

  10.4.1生产工艺328

  10.4.2结构与性能328

  10.5共聚聚丙烯树脂328

  10.5.1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329

  10.5.2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329

  10.6聚丙烯改性330

  10.6.1化学改性330

  10.6.2共混改性334

  10.6.3填充改性340

  10.6.4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343

  10.6.5透明改性346

  参考文献347

  第11章聚氯乙烯349

  11.1发展简史349

  11.2反应机理350

  11.3生产工艺350

  11.3.1悬浮聚合生产工艺350

  11.3.2乳液聚合生产工艺357

  11.3.3微悬浮聚合法工艺360

  11.3.4本体法生产工艺362

  11.4结构和性能363

  11.4.1化学结构363

  11.4.2颗粒结构和形态365

  11.4.3性能368

  11.4.4加工和应用373

  11.5共聚聚氯乙烯树脂376

  11.5.1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376

  11.5.2氯乙烯/偏二氯乙烯共聚物377

  11.5.3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377

  11.5.4氯乙烯/马来酰亚胺共聚物378

  11.6聚氯乙烯化学改性378

  11.6.1氯化聚氯乙烯378

  11.6.2PVC交联380

  11.7PVC共混改性382

  11.7.1增韧改性382

  11.7.2耐热改性388

  11.8聚氯乙烯填充改性389

  11.9聚氯乙烯纳米复合材料389

  11.10聚氯乙烯加工改性392

  11.11聚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393

  11.11.1HP-PVC393

  11.11.2共混型TPVC394

  11.11.3TPVC加工和应用394

  参考文献394

  第12章聚苯乙烯396

  12.1发展简史396

  12.2通用聚苯乙烯397

  12.2.1反应机理397

  12.2.2生产工艺397

  12.2.3结构与性能398

  12.2.4加工和应用399

  12.3可发性聚苯乙烯(EPS)399

  12.3.1生产原理和工艺399

  12.3.2结构与性能401

  12.3.3加工和应用403

  12.4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404

  12.4.1生产工艺404

  12.4.2结构与性能406

  12.4.3加工和应用410

  12.5间规聚苯乙烯410

  12.5.1生产工艺410

  12.5.2结构与性能410

  12.5.3加工和应用412

  12.6共聚聚苯乙烯树脂413

  12.6.1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413

  12.6.2丙烯酸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414

  12.6.3丙烯腈/乙烯-丙烯-二烯烃三元乙丙橡胶/苯乙烯共聚物415

  12.6.4丙烯腈/氯化聚乙烯/苯乙烯共聚物416

  12.6.5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416

  12.6.6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417

  12.6.7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417

  12.6.8苯乙烯/马来酰亚胺共聚物418

  12.6.9K树脂419

  12.7聚苯乙烯共混改性420

  12.7.1PS与PPO共混420

  12.7.2PS与PO共混421

  12.7.3其他共混改性421

  参考文献421

  第13章ABS树脂423

  13.1发展简史423

  13.2反应机理424

  13.3生产工艺425

  13.3.1ABS生产工艺分类425

  13.3.2乳液接枝-掺混生产工艺427

  13.3.3连续本体法429

  13.4结构与性能431

  13.4.1结构431

  13.4.2增韧机理431

  13.4.3性能432

  13.4.4加工和应用437

  13.5ABS改性438

  13.5.1化学改性438

  13.5.2共混改性440

  13.6ABS填充改性444

  参考文献445

  第14章聚酰胺447

  14.1聚酰胺6447

  14.1.1发展简史447

  14.1.2反应机理448

  14.1.3生产工艺449

  14.2聚酰胺66451

  14.2.1发展简史451

  14.2.2反应机理452

  14.2.3生产工艺453

  14.3结构与性能453

  14.3.1结构453

  14.3.2性能455

  14.4加工和应用461

  14.4.1加工461

  14.4.2应用462

  14.5聚酰胺改性463

  14.5.1共聚改性463

  14.5.2共混改性465

  14.5.3增韧改性470

  14.5.4增强改性471

  14.5.5填充改性473

  14.5.6阻燃改性474

  14.5.7聚酰胺纳米复合材料475

  14.6其他聚酰胺480

  14.6.1聚酰胺1010480

  14.6.2聚酰胺11483

  14.6.3聚酰胺12486

  14.6.4聚酰胺46489

  14.6.5聚酰胺610、612490

  14.6.6单体浇铸聚酰胺6492

  14.6.7透明聚酰胺493

  参考文献494

  第15章聚碳酸酯496

  15.1发展简史496

  15.2反应原理497

  15.2.1光气界面缩聚法497

  15.2.2熔融酯交换法497

  15.2.3非光气酯交换法497

  15.3生产工艺498

  15.3.1光气法工艺498

  15.3.2熔融酯交换法工艺499

  15.3.3非光气酯交换法工艺500

  15.3.4其他非光气酯交换法工艺502

  15.4结构和性能503

  15.4.1PC结构503

  15.4.2性能503

  15.5加工和应用506

  15.5.1加工506

  15.5.2应用506

  15.6聚碳酸酯改性508

  15.6.1共聚改性508

  15.6.2共混改性508

  参考文献514

  第16章热塑性聚酯516

  16.1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516

  16.1.1发展简史516

  16.1.2反应机理518

  16.1.3生产工艺518

  16.1.4结构和性能521

  16.1.5加工和应用524

  16.1.6PET改性526

  16.2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534

  16.2.1发展简史534

  16.2.2反应机理535

  16.2.3生产工艺536

  16.2.4结构和性能537

  16.2.5加工和应用539

  16.2.6改性540

  参考文献544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