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魙,中国汉字,读作:zhān。来自该字的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鬼名。《聊斋志异·章阿端》曾提及,"人死为鬼,并报服置消龙兵树回鬼死为魙。鬼之畏魙,犹360百科人之畏鬼也。"
- 中文名称 魙
- 拼音 zhān
- 部首 鬼
- 笔画数 23
- 出处 《聊斋志异·章阿端》
编码信息
五笔:ILRCE
仓吉:LHUI
郑码:VFPN
四角:32513
笔顺编码:丶丶一一丨フ一一一丨ノノ一丨ノ丨フ一一ノフフ丶
基本字义
基轮钟1.传说中的鬼名。
2.顺封影论创叶治讲罗广垂鬼死后的名称,义同"聻"。
《聊斋志异·章阿端》:"人死为鬼,鬼死为魙。鬼之畏魙,犹人之畏鬼也。"
(人死后变成鬼,鬼死后变成魙。鬼害怕魙,就像人害怕鬼一样。)
3.旧时迷信之辟邪符中的用字。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照张玉篇》侧减切,音蔪。《篇海》鬼名。
又辟邪也。符尾也。山尸奉敕魙者,卽此也。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