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包坨

百科

通山包坨 又名来自大坨、粑坨、薯粉坨,外表为圆形,寓意团圆、吉祥。基本原料是红薯粉调制的坨皮和各种速乱示不同原料(如鲜肉、腊肉、豆芽、油豆腐、白萝卜、花生米、竹笋、韭菜等)做成的馅。在色、香、味方面独具地方特色,特点是皮薄馅美,是通360百科山人最喜欢的地方特色食品之一。

  • 中文名称 通山包坨
  • 别名 大坨、粑坨
  • 典型 杨芳包坨
  • 名人 刘伯温

通山包坨来自历史

  通山包坨有数百年历360百科史,以杨芳包坨最负盛名。相传当年刘伯温带兵作战,路经杨芳,作短暂休整后需带干粮上路。此地红薯为主食,薯粉较多,又易存贮,刘伯温就以薯粉作皮,将可口的青菜切细拌在一起作馅,制作成了包坨。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如今这道行军干粮,慢慢成为当地的美食。上世纪80年代前,因物资少,包坨在通山一调喜思补切括代型回害准直属于精细菜,只在贵客上门或者春节除夕夜当天才做,这种习俗传至今日。

通山包坨种类

  以馅料分类,通山包坨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半荤包坨(鲜肉丁或腊肉、油干(油炸豆腐块)、花生米、萝卜、竹笋、韭菜等为内馅);2、全荤包坨(全鲜肉沫内馅)。其实每家每户的馅都不一样,可以根据口味,还可自行添加如香菇,火腿等等。

  以坨皮分类,通山包坨可分为两大类:1、以芋头拌苕粉做皮;(芋头坨)2、直接以苕粉做皮(开水坨)。

制作方法

  原料: 芋头薯粉 、五花肉、腊肉、豆芽、油豆腐、白萝卜、花生米、竹笋、香菇、火腿

  配料: 蒜苗 ,香油,葱,辣椒粉,酱油,盐,味精等

  做法:

  1,将做馅的材料都切成细小的丁状,倒入英导紧锅中进行翻炒 ,做成口味绝佳的馅料,将馅做好后放置凉透。

  2,芋头洗尽,带皮煮熟,取适量薯粉,将熟芋头剥皮放至盆中薯粉中,加少量开水,开始和粉。将芋头与薯粉揉匀,此过程要有韧性,要不停歇的揉粉。

  3,揉好薯粉之后,就要尽快地包薯粉坨了,最重要的就是做好窝,从揉好的粉团中取适量小粉团,用手反复捏粉团四周让其成凹状、袋状,其皮越薄越好,然后做好的馅就可以放置其中,加入馅,就可以封口了。用两只手反复环揉,让其成圆团状。封口处皮的厚薄, 密实程度直接体现其做包坨的水平。

  4,将做好的薯粉坨放至冰箱,因为此食物为半熟食溶半裂脸演应选肉步品,所以要注意保鲜,其次来自要注意保湿,以防包坨皮失水裂开。

其他做法

食材

  360百科主料

  红薯粉300g、猪肉300g

  辅料

  油适量、盐适量、姜适量、料酒适量、芹菜适量、炸豆腐适量晚比督毛、香菇适量

步骤

  1.准备好芹菜、香菇、炸豆腐、生姜、猪肉。

  2.猪肉加姜剁碎。

费非行亲么  3.所有青菜切碎阿推另友无

  4.热锅下油下猪肉炒一下养督确无点难你反

  5.放料酒。

  6.加盐只纸脚动晚炒匀。

  7.加切好的菜。

  8.炒熟后关火备用。

  9.红薯粉倒入开水。

  10.和成面团。

  11.分成大小相同的剂子取一个捏出窝窝。

  12.包入馅料。

  13.包成汤圆状。

  14.水烧开后下包坨煮绍路开后同煮饺子一样加入3次凉水。

  15.包坨浮起即为煮熟了。

小贴士

  1、调好味的馅料炒熟最好炒熟再包,因为它的个头较大馅料先炒熟可西望王上今顺植哪边础实缩短煮的时间。

  2、包好的"包坨"最好吃多少煮多翻鱼获阶班二坏眼英境令少,因为放久了皮会失去弹性,口逐风表整后节感就完全不一样了。

煮食方法

  1、汤煮。

  先在锅中加入鲜汤料,煮沸,然后轻轻放入包坨,煮到包坨一个个浮出水面,颜色稍变即可食用。

  2、油炸。

  在锅中放入食用油、蒜、酱油等调料,烧热,娘更北半将用汤水煮熟的包坨滤去水后倒入锅中,煎炸一至两分钟后即可食用。

成品图片

合并图册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