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风草,学来自名typhoon grass,禾本科,分布:台湾全省低海拔山野,大量出现在林缘、山径旁及相思树林内。
- 中文名 台风草
- 拉丁学名 typhoon grass
- 别称 大风草、风台草、风动草、棕叶、狗尾草、龙船草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形态来自特征
多年生草木,高约五十至一百公分;茎秆丛生,叶片披针形,下表面有微毛,表面有明显的纵向皱摺,状如棕榈类植物幼苗的植物;叶舌仅唯一圈毛茸所构成。秋季开花,圆锥花序排列疏松,花序分枝长,广开展,末端不具小穗且变成刚毛状;小穗长约三至四公厘,内含二朵小花;雄蕊三枚,花柱二枚,柱头羽毛状。它是少见的360百科「宽叶型」禾草,在宽市阔的叶面上,除了纵向的皱摺外,也常出现与英煤不牛一至四条横向的摺痕。
分布动助步范围
我国台湾全省低海拔山野,大量出现在林缘、山径旁及相思树林内。
主要价值
具有指示作用,根据山地原居民的传说,横向摺痕的数目即代表当年的台风数,山区原居民长年以此判断台风次数,并据以早作预防,是一种有趣的风俗。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