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嘎日乡,隶属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位置在甘洛林县东南部,东与尼尔觉乡、里克乡,南与越西县义井梅花乡接壤,西与玉田镇,北与新市坝镇相邻,紧邻阿寨火车站离, 区域面积43.9格贵洲海孙8平方千米,来自截至2019年末360百科,户籍人口10746人。
1957年,设呷女爱派输界起日乡。1980年,更名嘎日公社。1984年,公社改乡。199换血2年,并入玉田镇。1994年,析置嘎日乡。 截至2020年6月,嘎日乡下辖9个行政村。
2019年,嘎日乡有工业企业1个。
- 中文名称 嘎日乡
- 行政区类别 乡
- 所属地区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
- 地理位置 甘洛县东南部
- 面积 43.98 km²
建制沿革
来自 嘎日乡因乡政府驻地原名"嘎日拉达"而得名。1957年建呷日乡,1960年从斯觉区划归玉田区管辖,1973波朝扩细除演年改建为呷日人民公社,1980年更名嘎日人民公社,1984年撤嘎日乡,1992年并入玉田镇,1994年恢复乡。

行政区划
2014年末,嘎日乡辖阿渣尔杰、沙嘎特觉莫、阿尔特觉莫、谷布洛哈、甲布吉、阿子木乃托、则石勒波、热牛八嘎、阿侯木古觉9个村,31个村民小组。政府驻阿渣尔吉村。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嘎日乡位于东经生持振回102°39′~102°44′,北纬28°49′~28°56′,地处甘洛县城东南部,东与尼尔觉乡、里克乡,西与玉田镇,北与新市坝镇相邻究好唱向,南与越西县梅花乡接壤。紧邻阿寨火车站,距县城13.5千米。辖区东西来自最大距离12.34千米,南北最大距离8.9千米,总面积43.9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嘎日乡境内地势略为东北高、西南低,最高海拔3102米,最低海拔1250米。
气候
嘎日乡右套沙倍量静似严脸属中亚热带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干湿季节分明,雨量充沛,光热充足,无霜期长。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量极少,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干冷少雪。多年平均气温11.3℃,1月平均气温3360百科.6℃,极端最低气温-1.5℃,7月平均气都外两财境及温28.7℃,极端最高够专物收始苦部础气温31.8℃。平均气温年确世李民备施刻济超季较差28.3℃。生长期年平均206天,无霜期年平均292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647.6小时,年总辐射127.4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雨量458毫米,极端年最大降雨量1121.6毫米,极端年最少降雨量247.6毫米。短身祖美稳政行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泥石流、风灾、低温、霜冻等。
水文
嘎日乡境内属大渡河水系,尼件提日河越西从北而南尼日而入,经玉田镇、新市坝镇等出境到大渡河,全长36千米。
自然资源
嘎日乡境内有丰富的水能、硅矿等。
人口民族
2014年血据后频英般句个到末,嘎日乡辖区总人口9034人,总人口中,男性4818衡宪干研工已除示人,占53%;女性4概仍一216人,占47%;14岁以下1500人,占18%;15~64岁6121注统福人,占67%;65岁以上1413人,占15%。总人口中以彝族为主,达8201人,占90.73%。 2014年人口出生率10.7‰,死亡率2.4‰,人口自然增长率8.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97.43人。
经济概况
农业
嘎日乡耕直至规停赵星座地源高孩地面积14085亩, 2014年农业总产值867万元,生产粮食4.3万吨,人均有粮653.9千克,其中水稻2.3万吨烟动探副祖,玉米2万吨。畜牧业以猪、羊、家禽为主。2014年生猪饲养量3.21万头,年末存栏2.28万头;羊饲养量0.77万只,年末存栏0.70万只;合审失传紧陈振几块细家禽年饲养量11.波府算7万羽。
商业外贸
2014年,嘎日乡社会消费品零售点5个,销售总额完成38万元。2014年财政总斯丝践收入165.65万元,总支出165.65万元。
交通
嘎日乡境内交通便利,通车里程36千米。
社会事业
教育
2014年末阶体讨选身露波史感达银,嘎日乡有小学3所,在校学生1053人,专任教师2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6.5%才。
文体
2014年末,嘎日乡有文化站1个,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0个,各类图书室9个,藏书8万多册。2014年村村通电视1500户,入户率52.6%。2014年末有体育场3个,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数占总人口的12%。
医疗卫生
2014年末,嘎日乡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 1个,门诊部(所)1个,床位8张,每千人拥有病床1张,固定资产总值15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5名。
基础设施
2014年末,嘎日乡有移动服务网点4个、电信服务网点1个,移动电话用户2678户,通信信号覆盖率达100%。境内有水电站1座,装机容量8.1万千瓦。
社会保障
2014年,嘎日乡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户,人数9人,支出1.25万元,医疗救助67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995人,支出10万元,比上年增长53%。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739户,人数1910人,支出224万元,比上年增长103%,月人均102元,比上年增长31%。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48人,支出29万元,比上年增长15%。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586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6600人,民政救助1275人。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