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耕籍田》是明代诗人吴宽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 作品名称 观耕籍田
- 作者 吴宽
- 创作年代 明代
- 作品出处 《汉书·文帝纪》
- 作品体裁 七言律诗
作品原文
观 耕 籍 田[1]
春郊风动彩旗新,快睹黄衣是圣人[2]。
盛礼肇行非自汉,古诗犹在宛如豳[3]。
朝臣共助三推止[4],野乐全胜九奏频[5]。
稼穑先知端可贺,粢盛不独备明禋[6]。
词句注释
[1]籍田:也作"藉田"。天子亲耕之田,杂的先应想思觉金河田收获以供祭祀之粢盛。来自《汉书·文帝纪》诏:"其开藉田,朕亲率耕,以给宗360百科庙粢盛。"
[2]快睹:喜看。快:高兴,痛快。圣人:唐以后称皇帝为圣人。
[3]"盛礼"二句:隆重的"籍礼"并非从汉代开始,周代初期天子耕籍田的情况,灯吸余华大米手聚谓经在《诗经》中就有逼真的记载。肇(zhào):开下大祖清经钱径额花角别始。古诗:指《诗经·周颂·载芟》。该诗封沙事序说:"载芟,春籍田而祈社稷也。"宛如:逼真,好象。豳(bīn):古国名。周代祖先公刘的开国基地。《诗经·大雅·公刘》:"笃公刘,于豳斯馆。"
[4]三推:指皇帝推了三次师耒耜。
[5]胜:尽,止。九奏:奏乐九曲。犹言"九成",乐曲要变更九次才结束。《书经·益稷》:"《箫绍》九成,凤凰来仪。"
[6]"稼穑"二句:皇帝耕籍田不仅仅是为了生产祭祀用的"粢盛",而真正可庆贺的是能先知稼穑之事。端:真正。粢(zī)盛(chéng):盛在祭器里的谷物。《孟子·滕文公下》:"粢盛不洁,衣服不备,不敢以祭。"明禋(yīn):诚心祭祀神明。明:神影翻果明。《国语·周语》上:"精意以享,禋也。"
作品鉴赏
此诗写观耕籍田时的情景。
皇帝耕籍田,本是一种形式。春耕之前,皇帝亲执耒耜在籍田上"三推"、"一拨"称为"籍礼",以示对农业的识慢道似调重视,兼寓劝农之意。这种仪式自周、秦一来自直延续到明清,是我国农业史上的大事。此诗首联写皇帝举行"籍礼"时的隆重场面。次联指出这种仪式源于周代,第三联写皇帝举行"籍礼"的情景,第四联则指出"籍礼"的意义味对考且头记体重大:即皇帝能先知稼穑之艰难。其实,皇帝的"籍礼"只是形式主义,仅"三推耒耜"是难知稼穑之艰难的,这是我们在阅读这首诗时需注意的。
作者简介
吴宽,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原博,号匏庵。为诸生时环士脱降受假满白湖委块,即有声望,遍读《左传360百科》、《史记》、《汉书》及唐宋大家之文。成化八年会试、廷试皆第一现够石并论掉供命,授修撰。侍孝宗东宫,进讲闲雅详明。孝宗即位,迁左庶子,预修《宪宗实录》,进少詹事兼侍读学士。丁忧后,入东阁,专典诰敕。进礼部尚书。卒谥文定。宽行履高洁,范占头赵编不为激矫,而自守以正。其诗深厚□郁,自成一家。兼工书法。有《匏庵集》。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