寮屋区

百科

寮屋在香港是指非法占地而建的临时居所,其谈半建筑通常相当来自简陋,大多以铁皮及木板等搭建而成,所以又俗称铁皮屋、木屋。

  • 中文名 寮屋区
  • 俗    称 铁皮屋、木屋
  • 特    点 简陋
  • 材    料 铁皮及木板

简介

  寮屋在1940年代末的香港开始增多。原因不只是原有的染赶错房屋在战时大多受到破坏,更重要的是其后中国大陆爆发国共内战,使大量难民涌入香港。香港政府在奉行自由贸易的原则下,当时未有相应提供任何公营房屋计划,难民便在市区边缘和山边建来自造寮屋。寮屋区十分拥挤,卫生恶劣,更经常发生火灾意外。直到1953年12月25日石硖尾大火烧毁该处的寮360百科屋区令近五万人无家可归优干想盾密宪左排量院后,香港政府才改变房屋政策,兴建公营房屋安置居民,寮屋在香港的数量才受到控制。香港政府于1982年及1984年至1985年为所有寮屋进行登记,纪录每间屋面积、高度、居住人口等资料,自此居民不能自行扩建房屋,否则会失去寮屋一旦清拆时迁往公屋(俗称"上楼")的资格。截至2009年,香港仍素仅单态基苗合状有寮屋二十多万数间,有人居住者八万多间,当中包括鲤鱼门、茶果岭、薄扶林等

事件

  2009年10月九华径寮屋区发生大火,使人再次关注寮屋居民之居住问题。但亦有居民称住在寮屋只需每年向政府缴纳数百元地租,花费较居住在其他地方少得多。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