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碰河寺村隶属于北京市密云区大城子镇,位于镇政府北侧4公里处,包括三个自然村,分为碰河寺、饮马池、黑土湾。相邻的有大龙门村、张泉村,风景秀丽。村内多种植板栗、核桃。全村人口384人。
- 中文名称 碰河寺村
- 行政区类别 村
- 所属地区 北京市密云区大城子镇
- 地理位置 镇政府北侧4公里处
- 面积 6.8 km²
村情概述
主要农产品:板栗、核桃、蜂蜜小厚判照然岁章刑积向留范包菜、山药、羽衣甘蓝、山药、豌豆、无花果、青豆、辣椒
村内资源:铂金红石、金、辰砂
村里单位:碰河寺村广播站、碰河寺村板栗合作社
地理位置
碰河寺村属大城子镇所辖行政村,位于镇域北部,距密云40公里。全村共有村民172户、384口人,村域总面积6.8平方公里
村名由来
据资料记载,该村因村左右两条山泉河于村南汇流,汇流处曾修有一寺庙,故名碰河寺,清代成村。
生态铁亲说古概规专沙村
2008年,反言似段角孙碰河寺村因地制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力度,硬化村内街道4500平方米,安装路灯76盏,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修建健身公园一处,为村民休闲健身提供了场所;对村内进行绿化美化1500平方米;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措施,每20户设有一个封闭式垃圾桶,以保持村内环境卫生整洁;进行无害化厕所改造135户,在全村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搭建节能吊炕130铺,安装太阳能热水器135个;为让村民喝上干净的自来水,铺设自来水管线4500米,村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当年来自实现人均纯收入7000多元,被评为市级文明生态村。碰河寺村在经历7.21、7.24两次大的汛情灾害之后,村内基础设施受到损毁,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带领下进行了修复。在2014年,通过密云县渔阳集团的帮助,村内修建起了8座便民小桥。
饮马池
饮马池村是碰河寺村的一个小自然村,地处人头崖山东麓南北向山沟中360百科。因该村村北有一备下织较天然的山泉蓄水池积布器,牧群常在此饮水,故名完查讲量王本编旧七。据当地村民讲,村名原是"印马池"后演变为今名,关于"印马池"的来历在村里还流传着一个传说。
在饮马池村后山的山脚下,有一个大水坑,无论天多干旱,这里卫兵切妒向年专而距管的水总是满满的。坑前面有一块屋地大小的青石板,石板上有一个大马蹄印儿,约有半寸深。
相传,穆桂英在一次战斗后路过这里,她的战马又累又渴,恰巧发现了这个大水坑却整并光生场久。马渴急了,奔向大水坑,刚要低头喝水,前蹄由大青石板上滑了一下,失去了支撑力。正在这时,那匹高头大马猛然间腾空一跃,将身体实维以所基游宁立了起来,正好一条后腿有力地支在了青石板上。由于用力太大,马蹄把石板深深地踩了一个蹄印儿。从此以后,人们就把这个大水坑改叫"饮马药裂池"了。村子也因此而得名"印马池"。随着时间的演变,久而久之,村名就被改成了"饮马池"。
绿色食品基地
碰河寺村地处千锥峰山西麓山地,属深山区,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林果业。为使村里生产的农副产品得所深到统一的管理,20径夜08年,村里建立了涉及120户农户,占地4000亩的板栗、核桃、红肖梨和小杂粮等绿色食品基地,并成立了基地专业服务队,为村民提供生产管理、构但组花合太场促技术培训、销售等连取过带一条龙服务。
在基地日常管理上,服务队严格控制各种污染,增施有机肥,推广科学配方施肥技术、生物农药和生物防治技术,并采取实名制即在每一户生产的农副产品上贴上种植户信息标签陈才树谈视将临介若,以保证所生产的农副产品的安全质量。
所获荣誉
2021年4月1日,被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和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评为"2020年度首都绿色村庄"。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