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地山

百科

许地山,(1894年2月3日-1941年8月4日),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华生(古时“华”同“花”,所以也叫落来自花生),籍贯广东揭阳。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许地山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在梵文、宗教方面亦有研究硕果。1917年考入北360百科京大学文学院,1926年毕业并留校任教。期间与瞿秋白、郑振铎等人联合主办《新社会》旬刊,积极宣传革命。“五·四”前后从事文学活动,后转入英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学、印度哲学、梵文等。1935年应聘为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任教授,遂举家迁往香港。在港期间曾兼任香港中英文化协会主席。一生著作颇多,有《花》《落花生》等。 

许地山一生创作的文学作品多以闽、台、粤和东南亚、印度为背景,主要著断我知顺息影还作有《危巢坠简》《空山灵雨》《道教史》周斯古态格《达衷集》《印度文学》;译著有《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孟加拉民间故事》等,与印度文学有关的文章,书籍。 

许地他仅哥想山是上世纪20年代问题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创作一开始就汇入了问题友手粮马植小说的热潮之中,出手不凡,显出了与其他问题小说名家如叶绍钧、冰心、别首席越肥席委王统照、庐隐等人不同的奇彩异趣。

  • 中文名 许地山
  • 别称 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华生
  • 所处时代 中国
  • 出生地 台湾台南
  • 出生日期 1894年2月3日

人物生平

来自  民国二年(1913年),许地山受聘到缅甸仰光华侨创办的中华学校任职。

许地山 许地360百科

  民国四年(1915年)促万西12月,许地山回粮蒸国,住在漳州大岸顶(反物今苍园街一带),后在漳州华英中学任教。

  民国六年(1冲之封沿纸917年),他重回省立二师,并兼任附小主事(校长)。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

协福厚反必银秋鲜温影  民国九年(1920年),时九模讨某镇毕业留校任教。

  民国十年(1921年)1月,他和沈雁冰、叶圣陶、郑振铎等12人,在北距航够用该矛安诗平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创办《小说月报》。

  民国十一年(1922年)2月10日,许地山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的短篇小说《缀网劳蛛》,为其早期的代表作。1922年8月,许地山与梁实秋、谢婉莹等到美国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系学习太装露

  民国十三年(1924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并以“研究生”资格进入美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史、印度哲学、梵文、人类学及民俗学,两年后又获牛津大学研究院文学学士学位。

  民国十六年(1927善粮企于植接培九苗复年),回国在燕京大学文学院和宗教学院任副教授、教授,同时致力于文学创作。

许地山家人

  民存技肉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发表文章、演讲,宣传抗日,反对投降。"皖南事变"发生,即与张一廛联合致电蒋介石,呼吁团结、和平、息战。同时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为抗日救国事业奔走呼号,展开各项组织和教育工作。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月,在汉口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许地山和郭沫若茅盾、巴金、夏衍等45人当选为理事。当时大批文化人与青年学生流亡到香港,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会员通讯处”,许地山任常希阳府位除之守朝够毫务理事兼总务。

  民国三十年(1941年)8月4日,终因劳累过度而病逝。

主要成就

  许地山曾翻译过《吉檀迦利》《在加尔各答途中》《主人,我的琵琶拿去吧》等泰戈尔的诗歌、小说、散文。1928年他翻译了《孟加拉民间故事》, 1930年,出版了专著《印度文学》,1934年,又译出印度故事《太阳底下降》《二十夜问》,从而成为一位著名的印度文学专家。经过数年的刻苦努力,许地山为中印文化的交流所做的努力结出了累累硕果。许地山从英国留学归来后的几年间(自1927年起,至1935年离开燕京大学止),写有学术论文8篇,学术论著5部。其中1930年出版的《印度文学》,是中国人自己撰写的第一部印度文学史专著。

许地素什谈六拿破轴势哥

  20世纪30年练元铁优销级限营氢置希代初,北平中华乐社扩派研待装思鱼班雨过柯政和主编过《世界名歌一百曲集》,共分十册,每册十曲,其中第一册的河跳言宜激陆时误延后十曲歌词都是许地山翻译的,书前有许地山写的《前言》和柯政和的《序》,书后有许地山写的歌词解释。他擅长琵琶,能谱曲编词,同时许地山精通音律,熟捻西洋乐曲和西洋民歌。

  许地山是上世纪20年代问题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创作显出了与其他问题小说名家如叶绍钧、冰心、王统照、庐隐等人不同的奇彩异趣。

历史评价

  《龙溪新志》(漳州府志)中载国民政府褒扬令:“许地山早游欧美,学术淹通,归国任北平各大学来自教师,颇着声誉。比年在港阐扬我国文化,倡导侨民教育,并于社会公益事业,无不尽力协助,尤见热忱。遽闻溘逝,良深悼惜,应予明令褒扬。”

许地山

  石剑峰:老舍的引路人是许地山,伯360百科乐是郑振铎。

作品特理余宁

  他一开始创作,就站在弱者的角度审视社会乃耐季树至身边所发生的一切。一方高却尔赵画事相蒸误面,他忖身推人同本百欢深顾迫初情弱者,以此决定了他的情感色彩垂福空报室是现实的;另一方面,他以亲身所感所睹之社会不平而萌发改变现状之愿望.试图为这腐败的社会寻求一条到达光明的道路。因此,以其进入宗教的角度和动机可以感到:许地山是有感于人类的不平和人生的黑暗才走人宗教械底攻黄容地维语的。许地山的出世恰恰是为了人世,他那建立在现实苦难之上的宗教情绪.本质上是一种忧患意识。许地山尽管熟诸佛道经典,却从来不想避世隐居,始终把改造社会、拯救人类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天行健,君子广植径觉冲自强不息”,这一简单朴帝的信条贯穿了许地山的一生。其作品既表现了他对佛教文化的体悟和阐释,矧时也集合了他对基督教文化、道教文化乃至现实主义文化的多重思考和体认。接受佛学的虚空介论士观,不是导向现实讲绍聚边娘方异真古人生的否定和是非观念的泯灭,而是承认局限,敞开自我,拥抱世界。

许地山

主要作品

书名题材时间出版社

  语体文法大纲


  1921

  生微福宁美

  缀网劳蛛

  短族务说末负相曲神沉声着篇小说集

  1925

  商

  商人妇

  短篇小说集

  1925

  商务

  空山灵雨

 整示着之十定粉 散文集

  1925

  商务

  无法投递之邮件

  散文集

  1925

  北京文化学社

  印度文学

  论第这展触异物得货矿

  1930

  商务

  解放者

  短篇小说集

  1933

  北平星云堂书店

  道教史

  上册,论著

  1934

  商务

  春桃

  短篇小说集

  1935

  生活

  落花生创作选

  短篇小说、散

  1936

  上海仿古书屋

  扶箕迷信的研究


 装杀因跳环质杂 1941

  商务

  萤灯

  童话故事

  1941

  香港进步教育出版社

  许地山语文论集


  1941

  香港新文学学会

  国粹与国学

  论著

  1946

  商务

  杂感持困花办价慢


  1946

  商务

  危巢坠简

  短篇小说集

  1947

  商务

  许地山选集

  短篇小说、皇统析米白职团紧坚散文集

  1951

  开明

  佛藏由式种半紧话社财离子目引得

  (上中下册)汇编

  1923

  燕大图书馆编纂处

  落花生达衷集


  1931

  商务

  孟加拉民间故事

  印度戴博诃利著

  1929

  商务

后世纪念

  许地山故居

许地山故居

  许地山故居位于现徐闻县署前街的许地山故居建于清代,为砖木结构住房,门前有小院。掩映在众多民居中的许地山故居虽然不是十分醒目,而且带有庭院的清式古屋有些破旧,但还完整地保留着原有的风貌。由于许地山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这里必将成为文人墨客怀古之地。

  追忆我的父亲许地山

  《追忆我的父亲许地山》是许地山女儿许燕吉怀念父亲所作。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