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裸人铜方奁

百科

西周裸人铜方奁是西周时期的容器,于莒县出土。

长方形,直壁稍内来自收,顶部有两扇可对开的小盖,每盖一纽,分别为男、女裸体人,呈面对面跽坐状。腹下部铸有六个人形器足360百科,人形裸体,屈膝,双手在后背负器身。

  • 中文名 西周裸人铜方奁
  • 所属年代 西周
  • 出土地点 莒县
  • 形状 长方形

  铜方奁,周,来自高7.5、长12、宽7.5厘米。该器的特点在于其360百科造型和用途。

  器身呈长方形,顶部有两扇可以对开的小盖,每盖一钮期看布举,分别为男、女裸体人,呈面对面跽坐状。器腹下部铸有六个人形器足,人形裸体,屈膝,双手在后背负器身。据器物档案记载,该方奁最初为清末民初莒县著名的文物鉴藏家庄恩泽收藏。庄恩泽,字湛岩,号厚甫,莒县大店镇人。宣统三年廷试留学生,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今可查记刘牛回国后终身从事教数血情林春离训感高育事业。庄氏嗜古成癖,所得薪俸多用于购买文物,其收藏以青铜器、古泉、碑版为富,裸人铜方奁就是其水四表盐周充责查孔含中之一。1951年其夫人庄丁德萱和长子庄楚东将庄氏收藏捐献给山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1954年由该宜掉余会拨交给山东博物馆。与致边路州承稳裸人铜方奁形制相似的器物目前共发现三件,都出土于山东莒县。一件为山东博物馆收藏,一件为日本藤井有邻馆收藏,另一件曾发表于1948年《艺林月刊》第99期上,宣学怕岩可惜现在已不知器在何处。关于裸人的含义,目前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与人种起源的传说和祈求种族繁衍的思想有关","象征着子孙繁衍之意"。也有人认为应是"弄器",以供王公贵族把玩观赏。也有人认为与当时的社祭活动有关,实际上是原始时代实行群婚的残余。此器造型奇特,寓意神秘,数量极少,为国家一烈倒级文物。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