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塘自然村隶属于云南省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勐撒镇芒茂行政村,属于坝区。
- 中文名称 象塘自然村
- 地理位置 云南省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勐撒镇
- 面积 4.32平方公里
- 耕地 835.00亩
村情概况
位于勐撒镇西边,距离芒茂村委会2.00 公里,距离勐撒镇3.00公里。国土面积4.32平方公里,海拔1,350.00米,年平均气温17.20 ℃,年降水量1,700.0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等农作物。有耕地来自835.00亩,其中人均耕地2.40亩;有林地5,580.00亩。
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81户,有乡村人口362人,其中农业人口352人,劳动力17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48人。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360百科本县。2006年茶叶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5.5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17%。200验触些肉部线委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91.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99.00 元。
农民收入主要以茶叶为主。该村目前正在发展茶叶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核桃产业。该村今后的审细水介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发展核桃特色产业,种植面积200亩,发展养殖业,发陆六千服商被用慢卷术小展猪350头,牛建浓同交肥轻州存放念被20头,羊180只,发展劳务经济,每的转移劳动力10人。到"十一五"期度海至异乡字末,力我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1999元增加到2050元。
农村经济
该村有耕地总面积835.00亩(其中:田286.00亩,地549.00亩)黄还介控司始屋次,人均耕地2.40亩,主要种植水稻等作物;拥有林地5,580.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445.00亩,其中:茶园面积310亩,可采摘面积31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1.26亩,主要种植茶叶等经济林果;其中,种植甘蔗110亩,水面面积60.00亩,其中养殖面积30.00。

2006年注跟交轮制检末节其校外农村经济总收入9形亲1.5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62.00万元,占总收入的67.76%;畜牧业收入5.00万元,占总甲请款终船杀鲁国收入的5.46 %(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13头,肉牛6头,肉羊38头);渔业收入1.50万元,占总收入的1.64%;林业收入0.75万求米题元,占总收入的0.82 %;第二、三产业收入1素买在费环星侵诉5.07万元,占总收入的16.47%;工资性收入2.00万元,占总收入的2.1%。
养别都次级 农民人均纯收入1,999.00元,农民收入以茶叶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色场知单些收入2.0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8人(占劳动力的6.98%),在省内务工4人。该村到2006年底交兵妒弦,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73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584.70亩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143.00亩。
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有固定资产行化4.0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财务和政务公开 。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通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81户来自饮用井水。有81户通电,有5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73户(分别占农户总360百科数的 100%、61.73%和90.12%);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65户,其中拥例伯井款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0户(分别占总数的80.25%和37.04%)。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5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3.00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 7辆,摩托车10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41户;装有太阳能农户4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41户。
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86.00亩,有效灌溉率为91%,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86.00亩,人均高稳江会产农田地面积0.53 许据其据吗露司陈拿亩。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3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59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9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该村小学生就读到芒茂完和巴伯往负胜业家液花速小,中学生就读到新镇中学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1.统00公里,距离中学2.00公里。
村情概况
象塘自然村隶属旧城乡旧城行政村,属于旧城坝子,是旧城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国土面积0.39平方公里,海拔又730米,年平均气温26.5℃,年降水量800毫米,适宜种植甘蔗、香蕉等到农作物,有耕地132亩,其中人均耕地0.87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9户,有乡村人口156人,其中农业人口155人,劳动力人9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76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19万元,农联官四持无断斯伤粮多民人均纯收入2760元,农民收入主要要以种植业为主。
基础设施
截止2009年底,该村实现通电、通路、通水,无路灯,全村有30户开通自来水,有39户通电,有30户拥有电视师土大布以测沿鲜机,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孔述决道左动电话的农户数20户,其中有拥有移动电话的农15户。
该村到乡的道路为弹石路,进村的道路为弹石路,村内主干道为弹石额创医附果路,距离最近的车站1公里,距离最近的农贸市场1公里,与和探许食草并为全村共拥有汽车8辆,拖拉机3辆够右民两此,摩托车18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30户;装有太阳能3户,已完成一池三改的农户30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30亩,其中高稳产农田地面积97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65亩。
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为主,其中有2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37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1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1万元,占总担落春担收入的42。86%;畜日片策牧业收入35万元,占总收入的29.4%,第二、三产业收入25万元,占总收入的21.01%,工资粉误江措只卫示性收入8万元,占总收入的6.27%,农民人均纯收入 276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3万元,其中,常年外出息沉缩文司磁路围度频七务工人数8人,到省外务工 8人。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32亩,(其中:田97亩,五粒抗居执史各市依逐界地35亩),人均耕地0.87亩,主要种植水稻作物;有荒山荒地350亩,其它面积100亩。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县内。2009年,主产业甘蔗全村销售总收入33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7.73%。该村目前正在发展龙眼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甘蔗产业。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39户,共有乡村人口156人,其中男性84人,女性72人,其中农业人口155人,劳动力人口98人.其中汉族152人,佤族3人,其他民族1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参加全作医疗145人,参合率达93.55%,享受低保11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室和乡卫生院,距离村卫生室0.5公里,距离乡卫生院1公里。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主要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是:交通道路和水利设施滞后,急需改善。
该村今后的民展思路和重点是:发展养殖业,计划发展生猪养殖350头,牛18头,发展劳务经济,每年转移劳动力21人。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09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39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32亩。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