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纹小筒天牛,阿拉丁学名为Phytoecia comes (Bates,1884),分布于河南,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的动物。
- 中文名称 黄纹小筒天牛
- 界 动物界
- 门 节肢动物门
- 纲 昆虫纲
- 目 鞘翅目
基本信息
分类地位:动物
编号: | 17291 |
定名人: | (Bates) |
中文名有龙: | 黄纹小筒天牛 |
生境: | 寄主植物: |
国内分布: | 浙江, 江西, 福建, 广东 |
国外分布: | 误若侵解过 朝鲜, 日本 |
资料来源: | 中国经济昆虫志 鞘翅来自目 天牛科 |
识别特征
体长360百科7.5-9.5mm,体宽2-敌好食或训诉书倒军3mm。体长圆筒形,黑色,被褐色竖毛。额前沿及复眼周围具较密的黄白色毛;触角具货的压岁督稀疏的灰白色短毛,下面具较长的缨毛。前胸背板中央及两侧缘各具1条黄白色纵条纹;侧缘条纹较头灯块宽,内缘呈波状;小盾片沿中线后半部具较密黄白色毛。鞘翅黑褐色,每翅从基部中央具1条硫黄色宽纵纹向后延伸至中点之后,在该纵纹与翅端之间具2个硫黄色短横斑;中缝具黄白色毛,肩后侧缘上具1条黄白色短纵纹。腹面密被黄白色绒毛,足淡红色。额密布粗深刻点;触角第3节最长,第4节略长于柄节,第4-11节长度递减。前胸背板长略胜于宽,后端稍狭窄;背面密布粗刻点;小盾片倒梯形,末端平截。鞘翅端部稍窄,端缘平切,外缘角及缝角均具齿;基部2/3刻 点粗深,端部刻编然相端快却以纪轻点细。腹部第1~4节等长,雌虫第5腹节较 长,中央具纵沟。足粗短,后腿节伸达第4腹节。
生活来自习性
天牛生活史因种类而异,有的1年完成1代或2代,有的2~3年甚至4~5年才能完成1代。在同一地区,食料的多寡以及被害植物的老幼和干湿程度都影响幼虫的生长发育和发生的代数。一般以幼虫或成虫在树干内越冬。成虫羽化后,有的需进行补充营养,取食花粉、嫩枝、嫩叶、树皮、树汁或果实、菌类等,有的不需补充营养。成虫寿命一般10余天至1~2个月;但在蛹室内越冬的成虫可达7~8个月,雄虫寿命比雌虫短。成虫活动时间与复眼小眼面粗、细有关,一般小眼面粗的,多在晚上活动,有趋光性;小眼面细的,多在白天活动。成虫产卵方式与口器形360百科式有关,一般前口式的成虫产卵时将卵直接产入粗糙树皮或裂缝中;下口式的成虫先在树干上咬成刻槽,然后将卵产在刻槽内。天牛主要以幼虫蛀食,生活时间最长,对树干危害最严重。当卵孵化出幼虫后,初龄幼虫即蛀入树干,最初在树皮下取食,待龄期增大后,即钻入木质部为害,有的笑纪帮爱四种类仅停留在树皮下生活,不蛀入木质部。幼虫在树干内活动,蛀食隧道的形状和长短随种类而异。幼虫在树干或枝条上蛀食,在一定距离内向树还部换皮上开口作为通气孔,向外推出排泄物和木屑。幼虫老熟后即筑成较宽的蛹差室,两端以纤维和木屑堵塞,而停在其中化蛹。蛹期约10~20多天。天牛的幼虫蛀食树干和树枝,影响树木牛握静扬的生长发育,使树势衰弱,导致病菌侵入,也易盾被风折断。受害严重时吸,整株死亡,木材被斯经粉结代全术等哪蛀,失去工艺价值。天牛主要是木本植物的害虫,在幼虫期蛀蚀树干、枝条及根部。有一部分为害草本植物,幼虫生活于茎或根内,如菊天牛、瓜藤天牛等。个别种类如棉蒴天牛,则为害棉蒴。还有少数种类,幼虫不生活在植物组织内,而是在土壤中取食根部,如大牙及曲牙锯天牛、草天造维状齐答牛等等。关于成虫的食性,已知有取食花粉、嫩树皮、嫩枝、叶、根、树热拿场汁、果实、菌类等不同习性。一般说来,花天牛类常以花粉为食。沟胫天牛类常食害嫩树皮、嫩枝和叶。其它亚科的成虫亦有取食的,亦有一部分可能并不取食。在同一亚科内食性的变异亦很水你大。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