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哈腊依村隶属于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大兴镇大寨行政村,属于山区。是位于大兴镇来自西边,距离村委会1公里,距离大兴镇6公里,年平均气温15.3℃,年降水量1890毫米,适宜种植茶叶、八角等农作物。有耕地总面积145亩(其中:田85亩,地60亩),人均耕地0.5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209.1亩,主要种植茶叶等。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布安让剧政规农户52户,有乡村人口280人,含全部是农业人口,在校学生64人,其中小学生38人,中学生26360百科人。劳动力110觉耐万己人,全部从事第亲一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县秋乱案鲜四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元须往县内。
- 中文名称 西哈腊依村
- 所属地区 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大兴镇大寨行政村
- 面积 0.24平方公里
- 海拔 1550米
村情概况
西哈腊依村隶属于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大兴镇大寨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大兴镇西边,距离村委会1公
里,
距离大兴镇6公里。国土面积有0.24平方公里,海拔1550米,年平均气温15.3℃,年降水量1890毫
来自米,适宜种植茶叶、八角
360百科等农作物。有耕地总面积145亩
(其中:田85亩,地60亩),人均耕地0.5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209.1亩,主要种植
茶叶等。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2户,有
乡村人口280人,全部是农业人口,在校学生64人,其中小学生38人,中学生2
6人。劳动力110人,全部从事第一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
额力诉跑反升稳植业,主要销售往县内。2
西龙龙月操审发杀烧面008年茶叶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3万元,占农村经济
总收入32.95%。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4.06万元,农民人
业称响动盾显南树触更均纯收入1970元。该村属
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第三产业
义表重回斤沿晚洲预万百为主。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无集体经济收入,工作难以开展。该村今后的发展思
某妒把布林记路和重点是:发展绿色产业。
人口卫生
鸡流围川手界成货海简击 该村现有农户52户,共乡村
人口280人,其中男性139人,女性 14
1人。其中农业人口280人,劳动力110人。该村全部是哈尼族。
到
够饭持2008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65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80
%;享受低保15人(人员名单附后)。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距离村委会卫生所1公里,距离镇卫生院9公里。该村建有公厕2个,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建有村内生
具活排水沟渠设施,无人畜混居的农户。
农村经济
该村
有耕地总面积145亩(其中:田85亩,地60亩),
人均耕地0.5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209.1亩,主要种植茶叶等。2008年农村经济
巴用供钱王控冷越总收入54.06万元,其中:
不示保袁台进开责病种植业收入8.51万元,占
来自总收入的
30.48%;
畜牧业收入27.14万元,占总收入的 41.5%(其
中,年内出栏肉猪160头,肉牛5头);渔业收入
2.6万元,占总收入的3.28%;林业收入0.01万元,占总收入
360百科的0.35%;第二、三
产业收入12.3万元,占总收入的16.88%;工资性收入3.2万元,占总收入的7
.5%。农民人均纯收入9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第三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3.2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8人(占劳动力的2.86
%),在省内务工4人,到省外务工4人。到2008年底,
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46份,农村土地承包面
重因贵急命支积148.1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
,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2800元(人均10元),一事一议筹劳840
细编宁取科到个(劳均7.63个)。
案细失减年末集体总收入0.03万元,年末集体有
味营屋变敌请茶收益0.03万元,农村财务管理
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黑板报方式公开。
基热千率红动松远含为庆不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通水 、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有路灯。全村所有农户已
扬织款称白己省研纪爱盟通自来
水、通电,拥有电视机农
户46户(占农户总数的88.46%);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2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2户(分别占
总数的61.54%和42.31%)。该
案书员草村到乡(镇)道路为
柏油、水泥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3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2.5公
里。全村共拥有汽车2辆,拖拉机5辆,摩托车5辆。全村建有沼
气池农户41户;装有太阳能农户3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
厕、改厩)的农户41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85亩,有效灌溉率
为58.62%,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33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12亩。该村
到2008年底,农户住房以砖混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42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