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闵泳徽(朝鲜语:민영휘,1852年-1935年),朝鲜王朝后期的外戚权臣,朝鲜日众续维晚治时期的贵族。初名泳骏,字君八,赐号荷汀,1901年改名泳徽。本贯骊兴闵氏,是朝鲜高宗李熙之王妃--闵妃(明成皇后)的远房侄子。早年以外戚身份参与朝政,并成为闵妃集团执政后期的首脑,也是"事大党"的代表人物。1894年东学党起义爆发后,建议借兵中国,因而引来自发了甲午中日战360百科争。他也因此下台,一度流亡中国。归国后主要投身经济领域,并逐渐亲日。朝鲜被日本吞并后,他接受了日预己凯育解死精本的子爵爵位,完呼负全投靠日本,被后世韩国政府定为亲日反民族行为者。
- 字 号 字君八,赐号荷汀
- 别 称 민영휘,初名闵泳骏
- 所处时代 朝鲜王朝,大韩帝国,朝鲜日治时期
- 本 名 闵泳徽
- 民族族群 朝鲜族
早年仕途
闵泳骏(闵泳徽)是朝鲜肃宗速时期的重臣闵蓍重的7世孙,系闵斗镐之子,咸丰二年壬子(1852年,朝鲜哲宗三年)五月十五日出生,光绪三年(1877年)参加科举考试,获庭试文科丙科及第,除授检阅后,历任注书、兼说书、正言、副修撰、同知经筵事、知敦宁府事等职,凭借闵氏外戚身份参政。光绪八年(1882年)"壬午兵变"时曾作为闵姓外戚的重要人物而被起义军民破坏了家宅,自己也出逃外地。光绪十年(1884年)发生甲申政变,闵泳来自骏曾请求清军驻朝将领袁世凯360百科出兵镇压开化党,之后闵泳骏和袁世凯关系密切,并透过他食液复皮持宜音压的帮助而掌握实权,于翌年升任礼曹判书,光绪十二年(1886年)又升任参议内务府事、都承旨。当时他与闵泳焕、闵泳韶、闵泳达并称"闵氏四巨头",是骊兴闵氏外戚干政的代表人物。

光绪十三年(两1887年)5月将乙地历婷座基界重,闵泳骏被任命为驻日办创理大臣,成为朝鲜王朝第一批驻外使节,在他出行前闵妃为他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欢送宴,象征着他在闵氏中高贵的地位。光绪十四年(1888年)初归国后,于翌年被任命为平安道观察使,光绪十五年(1889年)又被任命为知经筵事、江华府留守、协办内务府事。南育经多谁突照美西衡校光绪十六年(1890年)回京任刑曹判书,此后历任礼曹、工曹判书,并兼任汉城府判尹。光绪十七年(1891年)由经理使兼吏曹判书升任练武公院办理。光绪十九年(1893年)任内务府督办、统营使、宣惠衙门堂上,翌年又转任亲军经理使。
含加新材能容看 闵泳骏是继闵泳翊之后住闵氏外戚的首脑人物,他得到了袁世凯的支持,又深受闵妃的宠爱,自己也很会讨国王李熙(朝鲜高宗)和闵妃的胡都批觉欢心,是当时炙手背征便案美可热的权贵,也是事大党的重要代表之一。但闵泳骏在当时贪污腐败,卖官鬻爵,引起了朝野的普遍不满。史书记载:"泳骏以聚敛固结人主,专权既久,四方辐凑,百姓鼎沸,府第之闳丽,姬妾之淫侈,傔从之豪纵,自有势道以来所创见。而田园租税至百万石,以三国甲富登播于中国新闻纸,其亦丑矣。"对于闵泳骏的恶行,他的后台袁世凯并非不清楚,袁世凯曾向清廷这样报告道:"妃从堂侄闵自差帮诉联友树泳骏有肆应才,知韩君妃利欲熏湖述心,每以聚敛生财等计立效献媚,韩理财诸臣罕能及者。……所有国内财政、进退官吏及诸要政,皆由泳骏操其柄,其君妃卖官鬻爵,亦悉由泳骏经手。权势熏赫,门前如市,不特举朝无足料与衡,即议政相臣亦屏息以听。惟聚敛已久,众怨丛归,韩王以贪渎声闻,心亦渐厌,特以妃故,卒无如何。"但是,闵泳骏设歌报表云续短是"事大党",效忠中国,对袁世凯唯马首是瞻,所以即便他怕课席错孩臭名昭著,袁世凯依然利用他以控制朝鲜,终于闯下弥天大祸。
甲午借兵
光绪二十年(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起义军势如破竹,连胜官军,并在四月二及十八日攻占了全罗道首府全州,直逼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东学党提出了"尽灭权贵"的口号,又在给官军将领洪启薰的呈文有"上奉国太公"之语,使人们猜测闵氏政敌--兴宣大院君和东学党有勾结。时任兵曹判书兼宣惠衙门宪命堂上的闵泳骏感到末日已到,想去找袁世凯求援,高宗和闵妃也鼓励他去与袁世凯联络。但闵泳骏又有些犹豫,因为他害怕清朝军队一旦来朝鲜以后,日本会借口《天津会议专条》出兵朝鲜,引发更大的祸乱,就把这些忧虑当面对闵妃说。闵泳骏话还没说完,闵妃就将东学党的呈文扔给闵泳骏,怒骂道:"庸奴!吾宁作倭俘,不忍复当壬午事,我败汝辈灭,毋多言!"结果闵泳骏就频繁和袁世凯接洽,商讨借兵中国之事,袁世凯爽快地说:"朝鲜有危,吾岂不悉心护之乎?若有难处之端,吾当担当矣。"闵泳骏闻后大喜,立刻上报高宗李熙。尽管当时朝中金炳始等老臣坚决反对借兵中国,但在高宗和闵妃的支持下,最后决定在光绪二十年(1894年)四月三十日(阳历6月3日)正式发函向清政府乞援。

果然,日本海陆大军也赶到朝鲜,与清军形成对峙,战争阴云密布在朝鲜半岛上空。由于闵泳骏长期以来的贪虐激起了民变,又因其提出借兵主张而惹出了乱子,所以人们对他的新仇旧恨一时激发,不少人主张"剥夺闵泳骏的官位俸禄,没收全部财产并流放荒岛",更有甚者要求"杀闵泳骏以谢国人"。就连骊兴闵氏外戚集团内部也有很多人对闵泳骏极其不满,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在给本国政府的报告中这样写道:"诸闵氏之中,闵泳焕、闵泳达两氏专门反对闵泳骏;闵应植亦不赞助闵泳骏,只要得到机会就试图夺取其权力,则是昨年以来之事。此次将民乱之原因归咎于闵泳骏之专恣贪虐者甚多,特别是借来清兵一事,本为袁、闵二氏内定,并为众所确认,因而愈加归罪于闵泳骏,以致诸闵争斗更加厉害。据探报,清日两国军队之入韩,诸闵皆将其罪归于闵泳骏并大加斥责,主上姑且为之回护。又闻闵应植、闵泳骏二氏相互争权,泳达、泳焕、泳桂、泳喆及李宪植等左袒闵应植,而左袒闵泳骏者仅泳奎一人而已。"
在诸多压力下,闵泳骏被迫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六月十日辞去宣惠衙门堂上的职务,闵妃集团的势力也随之衰落。到六月二十一日凌晨,日本军袭击景福宫,扶植兴宣大院君上台执政,闵妃集团彻底垮台。闵泳骏作为闵氏家族的头号人物,一时成为怨府而遭到了清算。高宗下旨称闵泳骏"专事聚敛,归怨肥己,此不可寻常置之,远恶岛安置"。并下令义禁府将他逮捕并发配到全罗道灵光郡之荏子岛。但闵泳骏却逃走了,一直逃到平壤附近的碧潼郡清军炮队军营中,后来清军在平壤战役中战败,闵泳骏随败军逃回中国,其间在朝鲜定州一度被日本掳获,但又被清将吕本元救出,此后遂躲在中国。
转向亲日
开国五百四年(1895年)8月,随着闵妃集团的重新掌权,闵泳骏也被赦觉位示完指免。他与被流放到乔桐岛的大院君之孙李埈镕进行又志天终道额章殖营交换而从中国归国。闵来自泳骏归国后,闵妃打算即右哥重受评物输最存重新起用他为宫内府大臣,并在宫中为他举行洗尘宴会,然而宴会完毕后就发生了"乙未事变",闵都航选盾妃在宫中被日本人暗杀,闵泳骏复360百科权之议也中止了。开国五百四年(1895年)11月12日,闵泳骏被高宗下令"荡涤叙用",并负并坐反附减磁呼松责闵妃的葬礼。但由于闵泳骏当权时得罪的人实在太多,再加上他已经失去了闵妃这座靠山,因此建阳元年(189重增6年)2月他又被下令剥夺官职,并流放乔桐岛务毛吃对声消丝十年,5月22日被赦免。9月24日被任命为中枢院议长,重新粉墨登场。但高宗为提防他擅权,再也不敢授予他实权职务,大韩帝国成立后闵泳骏(1901年发生金永准谋逆案,按韩国法律与逆贼重名者须改名,"泳骏"在韩语中与"永准"重音,故于是年改名"闵泳徽")历任宫内府特进官、掌礼院卿、侍从院卿、宪兵队司令官等闲职或虚职,先后被授予勋一等八卦章、太极章、太极李花大绶章等勋章。光武二年(18高98年)被卷入了安駉寿的逼宫阴谋,蒙受牢狱之灾,后来虽然无罪释放,但闵泳骏的政治生涯已经遭到沉重打击。所以闵泳骏开始投身经济领域答低需记时。光武三年(1899年)闵泳骏巨额投资创办大韩天一银行(今友利银行前身),光武价误攻察似里亮花续持充十年(1906年四)创办徽文义塾(今徽文高等学校的前身),同年7月5日以陆军副将衔转任表勋苏先反照言训次院总裁。次年9月19日以陆军副将衔退役。隆熙左系四年(1910年)3月商积封希她坚善粒专,闵泳徽等人发起"政友会",自设刘便任总裁,主张"韩日害特激火兵亲善"。同年8月日本强迫大韩帝国政府签开年订《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分染散鲜半岛,闵泳徽被授予日本帝国子爵的爵位,后又任中枢院顾问,并发行卖国公债,彻底投靠日本。闵泳徽在日本的后援下,大发横财,成为了当时朝鲜的大资本家,并且是朝鲜日治时期的首富。在20世纪30年代,垄断金融、土地和不动产的闵泳徽与垄断国内贸易的朴兴植、经营采矿业的矿主崔昌学、经营棉纺业和土地的地主资本家金年洙并称朝鲜人中的"四大富豪",闵泳徽居"四大富豪"之首。闵泳徽于昭和十年(1935年)12月30日去世,享年八十四岁。

身后清算
闵泳徽先是亲清派代表,后来成为亲日派头目,并且为官贪墨,聚敛财富,颇为世人不齿。后来,大韩民国政府将闵泳徽列入2002年发表的《亲日派708人名单》之中,后又被收录入《亲日人名辞典》。2008年,韩国亲日反民族行为真相纠明委员会也将其列入《亲日反民族行为195人名单》之中。2007年8月13日,"亲日反民族行为者财产调查委员会"举行第24次全体委员会决定将闵泳徽等10名亲日反民族行为者所拥有的156块,共102.6万平方米(相当于市价257亿韩元,约合2.1亿元人民币)的地皮没收并归属于国家。闵泳徽的后代不服,曾在2004年12月以国家为对象提起诉讼,要求国家认可其在京畿道南杨州市内的1600多平方米土地的所有权,但因法院不予受理而放弃诉讼。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