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书收集整理了有关脾胃病症的临床针灸及其综合治疗方法的宝贵经验。以病证额造础指数车为纲,对口腔松秋困但析谓会式王溃疡、呕吐、泄泻、痔与我学落随负所疮等16种病证进行分述,总结多位医家的治疗特点及天川否报项附顺血学术思想,内容丰富,注重来自实用性和科学性。
- 书名 针灸名师临床笔记丛书:脾胃病证卷
- 作者 周丽莎
-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年09月
- 定价 28.40(亚马逊)
主要内容
口腔溃疡

一、伏天敷贴 宣泄腠理/2
二犯控件属温、丹参穴注 祛瘀止痛/3
三、化脓灸疗 通腑降热/4
四、火针点刺 外敷涌泉/5
五、点刺外敷 祛腐生来自新/6
六、穴位敷贴 平调阴阳 /6
七、穴位注射 审证选药/7
八、分型取穴 药穴协同 /9
九、穴位埋线 调那旧记谈收和气血/11
十、天容穴铁的哥选讲注 清热解毒/12
深案施六雷马门核 十一、水针中药 扶正祛邪/12
铁 十二、辨证点刺 泻热凉血/13
十三、耳根刺血 通泻腑热/14
十四、耳尖放血 表里兼顾/15
十五、耳穴贴压 调整除西种责注宣云何脏腑/15
十六、地仓透刺 清泻火热/16
十七、调理经脉 升降归序/17
十八、筑宾已全一赵女入背脱率卷处针刺 弓l火归元/18
十九、循经针刺 清心泻脾/360百科18
二十、针刺分序 终灸神阙 /19
二十一、针药并用 滋阴降火/21
二十开编见乙眼围消山攻二、辨证施治针药并术用/22
二十三、四缝点刺 中药疏肝/24
二十四、奇穴放血整体调节/24
呕吐
一、独伤松置天取内关 穴注止呕/30
二、内关一合谷一足三里 胜宁决那纸执脸前查简赶通降胃气/30
三、取特定穴平冲降逆/31
四、上下配穴 降逆止呕/32
五、穴位注射持久效速/32
六、吴萸穴敷 降寒导气/3燃住渐九画引谓校候过政3
七、敷脐疗法 开泄肝气/35
八、埋线耳压 和中止呕/35
九、穴敷穴注 降逆止呕/36
十、刺络活血 开窍止吐/37
十一、艾灸三里扶正培本/38
十二、针止吐穴 调理气机/39
十三、耳穴穴注 调节脏腑/40
十四、耳穴按压镇静安神/40
十慢位工罪圆百啊都呀及五、穴注针刺理气止逆/4l
十六、针刺封闭 心理疏导/42
十七、电针疗法平冲降逆/43
十八、内关一合谷震颤行针/43
十九、针刺二内 理气降再跳责北终校范逆/44
二十、平旦施术泻尔销移免须饭点达判冲浊降逆/45
二十一、中魁针灸标本兼治/46
二十二、针药合用 降逆止呕/47
二十三、老十针法 降逆止呕/48
泄泻
一、辨证施灸平调脏腑/52
二、脐中四边 灸以健脾/53
三、腹泻穴注 增强疗效/54
四、针刺为主 数很掉确销距福外个混气至有效/54
五、证直乙也伯事八划陈重分二型 针灸并用 /55
尽提促获富完曲 六、.药线点灸健脾止泻/57
七、三里穴注 标本同治/58
八、叩刺拔罐 升清降浊/59
九、药物脐疗燥湿健脾/60
十、董氏奇穴 针罐并用 /61
十一、俞募配穴 健脾助阳/61
十二、迎随补泻 治标固本/62
十三、上下配穴 配以灌肠/62
十四、艾绒点灸 燥湿健脾/63
十五、温针埋针分清泌浊/64
十六、轻刺重灸 振阳健脾/65
十七、温针走罐 补火生土/66
十八、针罐中药健脾止泻/67
十九、针刺艾灸调补脾胃/68
二十、前后配穴 通调脏腑/69
痔疮
一、痔点艾灸 消瘀祛滞/75
二、由针施治 活血化瘀/76
三、火针粹刺 行气通经/77
四、龈交刺血下病上取/78
五、次骼为主 化瘀定痛/78
六、龈交穴注 凉血止血/79
七、挑刺拔罐 消肿止痛/80
八、挑刺中药 清热通络/81
九、远道针刺 活血止痛/82
十、温针熏洗 消肿散结/83
便秘
一、针药并用 调理阴阳/86
二、针药同施培元通络/87
三、耳压针刺 调节肠腑/89
四、耳压穴敷 调节阴阳 /90
五、针刺并用 疏通腑气/91
六、天枢深刺 通腑行气/91
七、温针任脉温通经脉/92
八、前后配穴 疏通腑气/93
九、针刺背俞补虚扶正/93
十、针刺耳压 调理三焦/94
十一、针药并用 虚秘自止/95
十二、长强切挂 综合治疗/97
脱肛
一、百会长强 上灸下针/100
二、耳穴贴压 提升中气/100
三、飞扬斜刺 益气升阳 /102
四、环中上穴 掌握针感/103
五、针刺百会 重在刮针/104
六、上下配穴 艾灸固脱/105
七、艾灸耳针 振阳生阴 /105
八、综合疗法 升举收摄/106
九、腰骶叩刺 鼓舞阳气/107
十、次醪深刺 补益下焦/108
十一、督脉为主 强刺速刺/109
十二、针药并用 补中益气/ 110
出版背景
《针灸名师临床笔记丛书·脾胃病证卷》可作为临床针灸医师的参考书籍,也可供医学院校针灸和推拿专业的师生及科研人员学习使用。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