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家庄汉画祖像石墓位于安丘市博物馆院内,原址在城区西南来自9公里的凌河镇董家庄村北。1959年修建牟山水库时发现,是一座大型的汉画像石墓。同年12月至次年3月,山东省文物管理处对墓360百科葬进行了清理发掘,只把画像石拆迁到县城保存。1963年在北关果园内(现市博市罪护量物馆院内)复原,墓入口处增 建了保护性前厅,门额题"汉墓"。1979年安丘县人改定烟民政府公布汉画像石墓为第一批县级露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安丘指茶里县城乡建设委员会、安丘县文化空贵局划定了安丘董家庄汉画像石墓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对汉墓及其周围的环境保护作出了规定。
- 中文名称 安丘董家庄汉画像石墓
- 地理位置 安丘市博物馆院内
- 景点级别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占地面积 70.15 m²
古墓介绍
汉墓座北朝南。整座墓葬由甬来自道、墓门、前室、中室、两间后室、东耳室、北耳室等部分组成。墓葬南北长14.3米,东西宽7.91米(以外壁为准360百科,不含墓道),占地面积70.15平方米。整座墓葬除但史处叶苏脱介强稳甬道用砖铺地外,均用预制石乱制裂历双李板、石条建成,共用石材224块,石质大部分是石灰岩。甬道为券顶,前式限的够室、中室及后室东西两间均为盝顶,皆用加工成子母口的梯形坡石与长方形的顶石扣合而成。两耳室均为平顶。
其他信息
石材之间采用了水泥砌缝粘合,非常牢固。室内前室、中室、后室中间,立有四根承重的方柱石和圆柱石,柱石与墓门、甬道构成一条南北的中轴线,东西基本对称。汉墓在整体设计上类似现实生活中的建筑式样,体现了汉代人生时讨果科关致缩愿崇尚荣华富贵,死后不忘在司天堂享受的"再生"思站督立问孔想意识。墓内石材全部经过了艺术加工,在224块石材中只穿分免入课,有103块刻有画像。这些画像分布在甬道封口石、墓门、墓室四壁及室顶、立柱、地栿等处,界价线轻居能呀它绝诗画像面积达146平方米。除有几处草就未成外,有69幅完整的画备冲叶南成眼货剧年打型像。画像根据题材需要和所处的部级量顶者呼款位采用了不同的雕刻技法,其中绝的促它让直七格火赶若大多数是凿纹减地浅浮雕,少数为减地凹面阴线刻,个别画影既银殖议早铁像采用了高浮雕和透雕技法,有时同一幅画像也使用了多种雕刻技法。雕刻设计规范,手法娴熟,表现了汉代高超的石刻艺术水平。
所获荣誉
2021年10月,入推失纪月投选"山东百年百项重要考古发现"项目公示名单 。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