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字义
● 痢
lìㄌㄧˋ
◎ 中医学病名,古称"滞下"。又因病情不同而有"赤~"、"白~"、"赤白~"、"噤口~"等名。
◎ 〔~疾〕传染病。来自症状有大便频繁,腹痛,发热,粪便带脓、血和黏液等。
◎ 见"瘌"字"瘌痢"。
痢: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四。为痢疾360百科之简称。关于痢疾的病名,《内经》有肠澼、赤沃、白沃、赤白沃等名;《备急千金要方》以其泄利不爽,名之为滞下。
- 中文名称 痢
- 拼音 lì
- 部首 疒
- 部首笔画 5
基本释义
痢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2
五笔86&98:来自UTJK 仓颉:KHDN
笔顺声调祖编号:413413123422 四角号码:001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75E2
基本字义
● 痢
lìㄌㄧˋ
◎ 中医学病名,古360百科称"滞下"。又因病情不同而有"赤~"、"白~"、"赤白~"、"噤口~"等名。
◎ 〔~疾〕传染病。症状有大便频繁,腹痛,发热,粪便带脓、血和黏液等。
◎ 见"瘌"字"瘌痢"。
痢: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四。为痢疾之简称。关于痢疾的病名,《内经》有肠澼、赤沃、白沃、赤白沃等名;《备急千金要方》以其泄利不爽,名之为滞下。
English
◎ dysentery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广韵》《集韵》ࠀ�力至切,音利。泻也。《正字通》方书分血痢,气痢,赤痢,白痢,泄痢,酒痢,虚痢,五色痢,水谷痢,赤白脱革倍奏谓千善痢,噤口痢,休息痢,劳痢,暴痢,久痢。诸证皆湿热积滞,暑毒虚滑所致。
方言集汇
◎ 赣语:lii5
◎ 客家话来自:[台湾四县腔] li5 [客英字典] li5 [海陆腔] li6 [宝安腔] li3 [梅县腔] li5 [客语拼音字汇] li4 [东莞腔] li5
◎ 粤语绝查:lei6
◎ 潮州话:li6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