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五里墩小学

百科

武汉市汉阳区五里墩小学,位于风光秀丽的墨水湖畔,创建于1953年,经过五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办学规模不断壮大,教育教克算象刻时帝距学质量稳步提高。

  • 中文名称 武汉市五里墩小学
  • 创办时间 1953年
  • 占地面积 10000余平方米
  • 绿化率 88%

学校亚段断针织源见排简介

  学校教育环境优美,目前占地面积为10000余平方米,来自建筑面积5700平方米,绿化率达88%。

  多年来,本校教职工在政府和社会关心支持下,以奋发精神为动力,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锲而不舍,务实求真,侵才支然诗形着请测岁神建立了一支乐于奉献六呀粉孔快影自买,勇于开拓的教师队伍,形成了"团结、文明、进取、创新"的校风、"真360百科心、爱心、耐心、信心"的教风和"乐学、勤学、会修世电学、善学"的学风。

  学校拥有市区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等十余人。本科、大专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大大超过省市关于小学师资标准的规定。

  本校属市办学水平先进学校、市这画动动兵济讨月校园环境建设先进学校,市绿化先进学校、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体教师积极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优化课堂教学,大力开展课改实践,取得良好效果。近年来师生在各类比赛中捷报频传。

  我校曾荣获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市雏音固喜据城仍鹰大队等称号,也是武汉市策级是属章运田径、足球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合格学校。聂葳、黄欣、何博等学生获得"武汉市十佳少治律倒免赵架星宽也谈另年","武汉市百名好少年"等荣誉称号。学校田径队曾连续十年获得汉阳区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校足球队曾获全市小学甲组冠军,并代表武汉市参加全国比赛。多年来为获验容爱乎整确官各级运动队输送了不少人才。

  昨天的辉煌已成为历史,全校教职员决心再接再厉,加节演倍努力,在新世纪把五里墩小学办成:素质教育的示范学校,教育科研的实验学校,为中卫联华发族的振兴贡献力量。

相关信息

  教师腾出办公室 农民工子女进课堂 校长王玮说,汉阳区农民工子发比较集中。早在2002年,五里墩小学的老师们通过走访,了解到许多农民工由于无力为子女支付学费,将孩子送到简易棚户小学学习。然而,据家长们即逐章吸光命多略程反映,棚户小学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均十分有限,不利于孩子们的升学和发展。

  教师腾出办公室 农民工子女意电买给美赵朝承下进课堂

  给所有孩子同样的课桌,成了该校领导、老师的一致愿望。

  于是,校领导言复殖同终含财张升瞄准学校附近某国营企业自办小学的闲置校址,于当年9月,迅速成立分校,返聘有经验的退休老师开展教学,专门接收农民创市鸡化宣持规工子女入校。该分校的师资、硬件、对学生的管理、关爱赢得了农民工的信任与支持,蛋剂获样投英击扩家长们纷纷将孩子送来。到2004年,该分校接收的农民工子女已从最初的180名发展到220多名

  2004年春天的非典过后,五里墩小学夫纸次食木扩段久征元经受了一场考验。3月,分校所在地被武汉市汉阳区疾控中心征用。为了全区人民的生命安全,五里墩小学默默地撤销了分校。

  分校说撤就撤了,但孩子们怎么办?220个孩子如何才能顺利成才?望着220个嗷嗷待哺的孩子稚嫩的面孔,学校领导心如刀割。

  经过研究,这些孩子的出路只有两条:要么解散,要么整体迁入主校区。而该校主校区已有24个教学班,再增加6个班,教室都不够用。

  最后,老师们主动让出原本就不宽敞的办公室,再挤占了几间功能室,终于腾出了6间教室,让所有的孩子都回到了课堂。而至今,老师们都是十多人挤在一间小办公室。

  独立班、混合班 关爱润物细无声 农民工子女来到公立学校,如何融进城市学校的生活呢?

  向孩子们赠送文化用品时,孩子们会像你想象的那样欢欣雀跃吗?

  王玮说,不是的。以前学校曾为农民工子女专门举行了捐赠仪式。而孩子们接过文具等物品时,不是欣喜,也没有愉悦,表现得沉默而尴尬。王玮说,孩子们年纪虽小,但也有自尊心,这样的捐赠人为地将他们界定为贫困生,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为了让老师对孩子的关爱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学校对农民工子女的分班有两种方式:以独立编班为主,混合班为辅。独立班全都是农民工子女;一些成绩优异的农民工子女主动要求加入学习气氛更浓的混合班。选择什么班,全由孩子们自主选择,学校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

  阅览室、电脑室、运动场……处处待遇平等 为了让农民工子女真正融入学校生活,五里墩小学在坚持一费制的同时,还对一些贫困生减免了部分相关费用。此外,学校还多方面争取帮扶资金,如通过团市委筹措资金,按时发放到家长手中。记者到达五里墩小学时,该校刚向34名学生家长发放了助学金,标准为每生每学期300元。钱虽然不多,却温暖了家长与学生的心。

  阅览室、电脑室、运动场……处处待遇平等

  王玮说,在学校,农民工子女与城里的孩子一视同仁,同等使用阅览室、电脑室和塑胶运动场等。在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时,优秀的农民工子女都能被选拔出来。

  由于该校处于城乡结合地带,当地学生与农民工子女的差异较小,加之该校领导、老师有意忽略其差异,农民工子女在这里学习、生活得十分开心。采访中,该校农民工子女足球队正在运动场上进行训练,孩子们投入的劲头,足以证明他们已经融入了这里的生活。

  推广普通话、优惠进餐 农民工子女受优待 据了解,该校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教学问题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所有的老师都要定期对学生进行家访,定期举行主题班会,还开设了心理咨询室,及时发现他们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并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困难。

  推广普通话、优惠进餐 农民工子女受优待

  为避免孩子们因口音不同受到歧视,该校积极推广普通话,让孩子们在平等的条件下自由沟通、交流。王玮说,从小在该校读书的孩子,与汉阳当地学生几乎没有语言差异。除了在课堂上、生活中进行日常推广,该校还专门规定,3月为班级普通话推广月,4月为全校普通话推广月。

  在教学中,老师们发现,许多农民工子女由于父母忙于生计,没有时间为他们准备午餐。学校虽然实行月票进餐制,按每餐3.5元的票准收费。但一些农民工每月收入仅300元左右,仍无力为其子女支付进餐费。

  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对农民工子女进餐优惠实行每餐2元的标准,并允许他们单餐购票。此举减轻了家长的经济压力,受到广泛好评。家长们纷纷表示,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学校,放心。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