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昭峰,男,1974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来自院长,校特聘教授。主要从事夏商周夫雨考古学研究。具有中华人民欢通标卷共和国考古发掘个人领队资质,具有扎实的田野考古发掘经验和技术,先后主持过考古项目近50个。
- 中文名称 徐昭峰
- 国籍 中国
- 出生日期 1974年1月
- 职业 教授、博士生导师、考古发掘领队
- 主要成就 主要从事夏商周考古学研究
一、学术成就
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和其他省部级项目10余项,出版著作4部,考古发掘报告1部,编著著作2部。在《考古学报》挥酸、《考古》、《文物》、《光明日报(理论版)》等权威期报刊发表论文等100余篇。获云德权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先后入选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一层次和二层次人才。社会兼职主要有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辽宁省史学会副秘书长、响器执底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历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评审专家等。
二、主要学术论文
1、《辽东半岛南端考古学文化编年与谱系》,《考古学报》2019年第2期。
2、《试论小珠山四设未无越美认引植律减期文化》,《考古》2019年第10期。
3、《商王朝东征与商夷关系》,《考古》2012年第2期。
4、《试论来自东周王城的城郭布局及其演变》,《考古》2011年第应可社春记补鸡议先交官5期。
5、《成周与王城考略》,《考古》2007年第11期。《Chinese Archaeology》volume Ⅷ收录。
6、《从城郛到城郭》,《文物》2017360百科年第11期。
7、《洛阳东周王城东城墙遗址2004年度发掘简报》,《文物》2008年第8期。
8、《洛阳新安高平寨遗址试掘简报》,《文物》2008年第8期。
9、《洛阳瞿家屯东周大型夯土建筑基址的初步认识》,《文物》2007年第9期究住。
10、《洛算护班路搞新促置阳瞿家屯东周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发掘简报》,《文物》2007年第9期。
11、《洛阳吉利区汉墓(C9M2365)发掘简报》,《文物》2003年第12期。
12、《我国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产生》,《光明日报》理论版,2017-4-24。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社科要闻"全文转载。
13、《东周王城罪确,谁的王城?》,《光明日报》理论版,2016-3-19。
14、《周赧王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西周武公》,《光明日报》理论版,2012-2-9。
15、《我国稻作农业的北传》,《光明日报》理论版,2009-12-1。
坐家试些绝 16、《成周城析论》,《考古与文物》2016年第3期。
17、《试论东周王城率的宫城》,《考古与文物》2014年第1期。
18、《试论岳石文化北飞越需甲缩向发展态势》,《考古与文物》2012年第2期。
19、《郑州大师姑发现的早商文化晶延李达读住温把皮伤扬与商汤灭夏》,《考古与文物》2008年第5期。
20、《从"汤始居亳"说到汤都郑亳》,《考古与文物》1999年第3期。
21、《先商文化油零研究二题》,《史学集刊》2013年第1期。
22、《亳都地望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第4期
23、《试论偃师商城的性质及其相关问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1期。
24、《辽东半岛武器形石器研究》,《韩国青铜器学报》2015年16号。
25、《辽东半岛史前海事活供关动初探》,《边疆考古研究》第19辑,2016年6月。
26、《夏国家兴围起于中原地区的地理因素探析》,《古代文明》2010年第3期。
27、《西周东周概念辨析》,《历史教学问题》2014年第1期。
28、《试论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中原文物》2010年第3期。
29、《夏商之际王朝文化北向传播的通道及背景探析》处补争吗露都早关且十衣,《中原文物》2009年第5期。
30、《"谷洛低席置度硫调降创斗,将毁王宫"事件的考古学观察》,《中原文物》2007年第4期;《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先秦、秦汉史》2007年第6期全文转载。
31、《试论东周王城的城市用发同记领灯范省怕水系统》,《中原文物》2014年第1期。
32、《试论大连大嘴子遗址第三期文化陶簋》,《中原文物》2011年第6期。
33、《出土陶器现场保护研究的现状》,《中原文物》2004年第6期。
34、《新石器时代早期与农业有关的考古学问题》,《农业考古》2006年第1期。
35、《试论东周王城的城墙及王陵相关问题》,《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8年第3期。
36、《试论郑州地区的筒腹鬲》,《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4年第3期。
37、《刖刑相关问题探析》,《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2年第1期。
38、《试论南关外期文化及其相关问题》,《中国历史文物》2010年第2期。
39、《试论郑州商城的建造过程及其性质》,《中国历史文物》2006年第6期。
40、《西周君陵区考辨》,《华夏考古》2012年第3期。
41、《"五千年文明见证--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16年第4期。
42、《试论社会有序性的需求是夏国家建立的根本原因》,《四川文物》2010年第4期。
43、《红山文化的聚落群聚形态与辽西区文明的发生》,《北方文物》2015年第3期。
44、《试论夏商西周畿内防御体系的构建》,《中原文化研究》2019年第4期;《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先秦、秦汉史》2019年第5期全文转载。
45、《豫东夏商考古与古史传说》,《中原文化研究》2017年第4期。
46、《东周王城的文化内涵及现代启示》,《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7-3。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最新成果集萃"全文转载。
47、 《城市考古研究的探索--以东周王城研究为例》,《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11-14。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最新成果集萃"全文转载。
48、《青铜时代以辽东半岛为中心的中外文化交流》,《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4-17。
49、《建筑基址之外的夯土遗迹的性质确认》,《中国文物报》2010-2-5。
50、《洛阳瞿家屯东周大型夯土基址的发现及其意义》,《中国文物报》2006-3-3。
51、《大遗址保护中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文物报》2006-9-15。
52、《日本铁器保护管窥》,《中国文物报》2005-4-29。
53、《偃师商城建造过程及其意图蠡测》,《中国文物报》2004-6-18。
54、《考古发掘现场与同期文物保护》,《中国文物报》2002-11-1。
55、《基层文物工作发掘研究与保护利用应该并重》,《中国文物报》2002-3-1。
56、《地层·包含物与夯土城墙年代》,《中国文物报》2000-2-16。
57、 《"夏商周断代工程"启动以来有关夏商分界研究概述》,《中国文物报》1999-6-16。
三、学术专来自著
1、《东周王城研究》,科学出版社,2019年3月。
言花校通2、《辽东半岛新石器至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中华书局,2019年11月。
3、《夏夷商三种文化关系研究》,科学出版社,2013年5月。
4、《东北非360百科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民间表演艺术卷》,东北大学出版社,2018年2月。
5、《洛硫委较英诗阳瞿家屯发掘报告》,文物出版息因入二眼应着晚管社,2010年3月。
6、徐昭峰主编具用著立眼:《甘井子文化通览·综合卷》,辽宁大学出版社,2019年12月。
7、徐昭峰主编:《甘井子文化通览·古代卷》,辽宁大学出版社,2019年12月。
四、主要项目
(一)主要科研项目(主持人)
1、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东周王城研究(2015-2017年,批准号15BKG009)。
2、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辽东半岛新石器至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2017-2019年,批括层顺屋止永名晶静院吧准号17FKG003)。
激激未坏排渐温乱学乱色 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九批特别资助项目:辽东半岛南端史前考古学文化研究,(2水次016-2017年,批准号2016T902喜春气太花树留单天42)。
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新石器时代的东北:文化、生业、社会研究"子课题: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聚培每落与社会研究,(2017-2020年,批准号17JJD780002)。
5、十卷本《东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获批2017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基金办[2017]16号),《东北非物质文化社席卷皇文石六遗产丛书-民间表演艺术卷》。
6、五卷本《季京角令边内陆欧亚草原东段古代岩画遗存》获批2018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基金办[2018]10号),《青甘宁边政如雨卷》。
7、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019-2021年,批准号XLYC1804015)。
8、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人才支持计划(一层次人才):以辽宁为中早语振盾地毫便践证心的环渤海地区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互动研究,(2014-2017年,批准号WR201400益迅另伤器赶79)。
9、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二层次人才):黄、渤海北岸地区的文明演进及与中原地区的互动研究,(2011-预岁源有长2014年,批准号WJQ2011020)。
10、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一般项目:夏家店下层文化对中原地区的影响研究,(批准号L09DKG002)。
11、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东半岛文明化进程研究,(2012-2013年,批准号L12DZS015)。
12、辽宁省教育厅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夏商之际王朝文化与夏家店下层文化的互动研究,(批准号2009A396)。
(二)主要教学项目(主持人)
1、辽宁省教育厅2014年教改项目: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校外实践基觉加使明曾协欢言地建设模式研究与实践,批准号UPRP20140775。
2、辽宁省大学生庆设雨名以范杂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辽海考古实践教育基地,批准号10165201502。
五、获奖情况
(一)科研成果获奖
1、2012年:获辽宁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论文:我国稻作农业的北传)。
2、2018年:第六届辽优氧垂副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专著:夏夷商三种文化关系研究)。
(二)教学成果获奖
1、2018年,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1,基于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教师教研能力的文物与博物馆学校外实践基地建设)。
2、2013年,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4,整合学科资源,提升课程品质--博物馆专业综合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三)发掘项目获奖
200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提名(领队,河南洛阳瞿家屯东周大型建筑基址)。
六、荣誉称号
1、2018年,入选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2、2017年,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
3、2014年,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一层次人才
4、2011年,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二层次人才
七、社会兼职
1、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
2、辽宁省史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3、辽宁省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4、辽宁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评审专家
5、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历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6、辽宁省教育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新闻与传播分委员会委员
7、辽宁省高校教师培训专家库专家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