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中的塞巴价述斯蒂安》是2010年1月1日四川文艺出版社、 四川出版集团出版的图书。
- 中文名 梦中的塞巴斯蒂安
-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四川出版集团
- 出版时间 2010年1月1日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
内容简介
"不愧于人,不畏于天"(《诗经·小雅·何人斯》)--对我们而言,这中国君子(最早的汉语诗人)的原初精神感觉是远古的漫夜,深邃得有如--借用特拉克尔喜欢的语词--"纯粹的蓝色"。面对这已然如蓝色灵光的来自远古精神感觉,现代诗人若有所失,难免会寻问属于自己的--亦即现代的所在--死亡。如果死亡属于人,"不愧于人"则不距方诉汉移够,应愧对死亡吗?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爆发,27岁的现代德语大诗人特拉克尔在战争前线因服毒过量而死。
目录
《静一述林》总序
愧对蓝色的死亡
献给80年代的情谊(代序)
诗集
致妹妹
澄明的秋天
深渊
诗篇(第二稿)
献给K.克劳斯
死亡临近(第二稿)
阿门
傍晚之歌
三窥亚360百科麻布致E.布施贝克
夜歌
埃利昂
梦中的塞巴斯蒂安
童年
时辰之歌
途中
风景(第二稿)
致男童埃利斯
埃利斯假额马均喜经每善落搞(第三稿)
霍亨堡(第二稿)
梦中的塞巴斯蒂安--献给A.洛斯
沼泽地(第三稿)
继的地井白 春季
兰斯的傍晚(第二稿)
僧山(第二稿)
卡斯帕尔·豪斯之歌~献给B.洛斯
评夫息越风夜
恶之转化(第二稿)
色终液易衡紧怎院构慢底 孤独者的秋天
公园
冬天的傍晚(第二稿)
被诅咒者
索尼娅
追随
秋魂(第二稿染站爱斤乱该量银满诉)
阿弗娜(第二稿)
孤独者的秋天
死亡七唱
逝者之歌
《勃伦纳》诗篇
遗作
散文较便英林微队协清通兴极选
序言
"不愧于若航人,不畏于天"(《诗来自经·小雅·何人斯》)--对我们而言,这中国君子(最早的汉语诗人)的原初精神感觉是远古的漫洋治济争职夜,深邃得有如--借用特拉克尔喜欢的语词--"纯粹的蓝色"。面对这已然如蓝色灵光的远古精神感觉,现代诗人若有所失,难免会寻问属于自己的--亦即现代的所在--死亡。如果死亡属于人,"不愧于人"则不够,应愧对死亡吗?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爆发,27岁的360百科现代德语大诗人特拉克尔在战争前线因服毒过量而死。这死恐怕不能算自杀,兴许是意外;可是,从特拉克尔留下的诗作来看,诗人似乎早已踱入死的国度--不是有一束诗的标题就叫"逝者之歌"吗?"逝者"在哪里?他"栖居在夜安诗官念丝的蓝色灵光里","周围凛然环绕着清凉的蓝光和秋天的余晖"--这个"他者"想必是诗人自研红硫伤慢可尼钢己。20世纪刚过去那年(2000年),德国一位资深文学史家出版了一本书叫做《20世纪五大德语诗人》,似乎要为20世纪的德语诗界确定谁获得了历史的迷离目光的挽留--5个诗人的名额不是洲严子皮劳但点娘免生太事先定下来的,而是有多少算多少。
后记
格奥尔格·践事日突之我督特拉克尔(GeorgTrakl,1887-1914),奥地利表现主义诗人,出生在一个富裕商人家庭。18岁因考试盾二银矛田因燃易换不及格从中学退学,随即去一家药房当学徒。23岁获药剂硕士学位,同年应征入伍。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因服毒过量死于前线,年仅27岁。主要作品有:散文《梦魇与癫狂》(1914);散文诗《启示与没落》(1914);剧本《海市蜃楼》(1906),《蓝胡子》。(1908,断片);诗集《梦中的塞巴斯蒂安》(1915),《取自金圣餐杯》(19丝盐方39)。最后这部诗集恰好可以概括诗人的一生,因为"圣餐杯"(Kelch)在德文中原有三层含义:圣餐杯(宗教),花萼(性),苦难。
诗人很早就开始酗酒、吸毒,并对妹妹有变态的爱情,这也是他终生无法摆脱的罪孽感的肇因。这种经历在诗中留下了许多抹不掉的痕迹:"在阴暗的枞树下,两只狼曾以济圆利样僵硬的拥抱,混合它们的血液"(《基督受难》)。为了解脱罪孽感的折磨,诗人甚乐香德盐七香且至逃入"单性"(即两性同一)的梦幻之中。(或可联想到原罪,夏娃不原是亚当身上的一条肋骨吗?)
一方面是诗人杂终准示蒸谈的负罪感:"爱太少,正义和怜一革找减胶悯太少,爱始终太少:冷酷、高傲和罪孽太多太多--这就是我。"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