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茶为什么会有绒毛?
碧螺春茶是中国四大名茶之一,因其茶叶整体呈碧绿色,像一条螺,且茶茎上有绒毛,所以得名碧螺春。那么,为什么碧螺春茶会有绒毛呢?
1、自然环境
台风来临时,大量水分和营养物质被带到茶树生长的高山区域,会导致茶树萌发过度,茶叶生长速度过快,形成了茶树萌发的顶芽,这也是茶树生长的一个自然适应过程,来保障茶树的生长和繁殖。这个时候,茶叶上的芽叶会有一些绒毛,也正是这些绒毛极富茶香,让人们在品尝碧螺春的时候感受到非同寻常的香气。
2、采摘技艺
早在明朝时期,采制碧螺春茶就已有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制茶工艺,而这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采摘。在采摘碧螺春时,采摘者会用手指轻轻一拨,将绒毛和嫩芽一起采下。这种采摘技艺,既能保证茶叶鲜嫩,又能保证绒毛不会被损伤。所以,绒毛才能完整保留在茶叶上,成为碧螺春的特色之一。
3、发酵过程
在制作碧螺春的过程中,会进行发酵,利用青茶类胚芽叶含有的天然内质酵素,氧化茶叶中的酚类物质。在这个过程中,茶叶的含水率逐渐降低,叶片颜色从翠绿转为深绿,茶香也逐步浓郁。而此时的茶叶上的绒毛会变得更加显眼,这是由于发酵过程中,茶叶分子结构变化所致。
4、土壤和肥料
茶树生长所需的土壤和肥料也会对茶叶上绒毛的形成产生影响。碧螺春的茶树生长于岩山暗沟、岩缝等缝隙中,土壤肥力不强,营养相对不足,因此,茶树生长的速度比较缓慢,茶叶也生长得比较整齐紧凑,绒毛自然也就更加明显了。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