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碧螺春的特点
碧螺春是一种著名的绿茶,产于江苏苏州太湖西南岸的东山景区,属于太湖名茶之一,因为外形与螺蛳壳相似,色泽碧绿,叶芽肥壮饱满,故而得名。而它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叶面有很多绒毛。
绒毛是指碧螺春茶叶上所生的白毫,堪称茶叶之美。它们包裹在新芽上,外形像一层薄雾,给人以柔美之感,茶汤颜色亮丽,滋味醇厚。要想了解碧螺春如此多的绒毛形成原因,就需要深入研究这种茶叶的生长环境和生理特点。
2、生长环境的影响
首先,正确的生长环境是碧螺春能够生长出绒毛的重要因素之一。碧螺春生长的区域大多峰峦起伏,湖泊纵横,气候湿润,日照充足,茶树不受寒害,环境温湿度适宜,特别是露多雨多、湿度大的环境是绒毛生成的必要条件。
在这种环境下,茶树的叶面就不易干燥,不易蒸发过多的水分,因此在阳光照射下茶叶的表面自然产生了白毫,成为了茶叶细节方面的展现,这些因素在自然环境下相互照应,最终使得碧螺春生长出了这么多的绒毛。
3、生理特点的作用
茶树生理特点也是影响碧螺春茶叶绒毛生成的另一重要因素。碧螺春是一种芽头茶,芽头之所以能够生长出绒毛,是因为在芽叶中含有大量的嫩白毫。茶树生理上的原因可能与多种微观物质因素有关,如激素、酶类等物质在茶芽中的分布形式或者茶芽中某些个体受激情况下,生命活力受到了某些质物调控的结果表现出来。
同时,茶树的生长过程中,过度施肥和强烈化肥会影响叶面汁液的分布,可能会妨碍白毫的产生;而虫害和病害的侵扰,也会损伤茶树的生长,降低绒毛的生成量。
4、生产工艺的调整
除了环境和生理方面,对于茶叶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工艺调整,也可以使得绒毛的产生率更高。因为茶叶在采摘后的保鲜过程中,适当的提升温度,加速茶叶的内部代谢活动,让茶叶细胞组织中的白色管道能够迅速发育生长,积累而成为白毫,进而促进茶叶内部的化学变化。
同时在制作碧螺春的过程当中,揉捻的力度和揉捻时间的控制都会影响到茶叶上绒毛的数量和质量。要想制作出满载的碧螺春,对于揉捻反复轻轻的力度,和不断上下顺时针匀速旋转的揉捻过程是不可或缺的。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