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茶形成黄叶黄汤的工序是什么
黄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其普遍产于安徽、福建、湖南等地区。与其他茶类不同,黄茶是经过微发酵的茶叶,且在制作过程中会形成独特的“黄叶黄汤”特点,而这个特点正是其受欢迎的原因之一。那么黄茶形成黄叶黄汤的工序是什么呢?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杀青
杀青是指将采摘下来的鲜叶在高温下进行处理,以使鲜叶停止酶的活动,从而防止茶叶发酵。对于黄茶来说,杀青的温度很关键,一般是在80-100°C之间,时间也较长,通常要持续40-60分钟。杀青后,鲜叶便会变成深绿色的“毛茶”,此时“黄叶”的颜色还远远没有显现出来。
2、晾凉与拼配
杀青后的茶叶会经过几天的晾凉,直到鲜叶的表面水分大量蒸发。这个阶段对于形成“黄叶”颜色至关重要。晾凉后,制茶师会进行茶叶的拼配,以达到口感和外观的最佳效果。这个拼配过程也是黄茶形成“黄汤”的关键环节,一般情况下,制茶师会选择泛黄、颜色稍微不鲜亮的毛茶,将其与颜色较深的毛茶搭配一起进行后续工序的处理。
3、闷堆
拼配后的茶叶会进行闷堆,即放入特定环境下进行微发酵。该过程相对温和,温度一般在25-35°C之间,时间为数小时甚至几天,取决于茶叶所在的环境和气候条件。在闷堆过程中,茶叶会逐渐转黄,形成“黄叶”的颜色。此外,闷堆还会改变茶叶的香气和味道,常常有人形容黄茶有着鲜爽香气,入口后略带甜润。
4、整形与炒干
在闷堆结束后,黄茶制作的最后两个环节是整形和炒干。整形是指对茶叶进行揉捻,使其具有一定的形状,比如扁平或条索状。而炒干则是将整形后的茶叶进行烘干,去除多余的水分和水汽,使茶叶达到储藏和饮用的标准。在这个阶段,黄茶便形成了它独特的“黄叶黄汤”特点。
综上所述,黄茶形成黄叶黄汤的工序包括:杀青、晾凉与拼配、闷堆、整形与炒干。这些工序的合理组合是黄茶能够形成独特外观和口感的关键。如果你喜欢慢慢品味,不妨试试黄茶,它会带给你不一样的茶叶体验。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