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洱茶的撬制过程
普洱茶是一种经过撬制(也称压制)的茶叶。撬制是将晒好的毛茶硬压成靠近紧实的茶砖、茶饼、沱茶等密实形态。普洱茶撬制的主要工序包括杀青、揉捻、撬制、晒制等几个步骤。其中撬制是最关键的一环,撬制的好坏直接影响普洱茶的品质。
撬制时,将杀青后的毛茶装进专用茶模(如茶饼、茶砖等),用机械或人力将茶装入茶模中,逐渐加压,待茶底立体成型后,用力拿出茶模,轻轻敲打,使茶变得整齐、紧密,再进行晒干。
2、撬成的普洱茶外观特征
由于撬制过程的不同方式和环境条件的差异,撬成的普洱茶外观也有所不同。一般普洱茶以饼茶、沱茶、散茶为主,其他形态的普洱茶则比较少见。
饼茶:外形扁压成饼,直径约为15-20厘米,厚度约为2-3厘米,状如硬币,故有“普洱茶币”之称。
沱茶:外形饱满、硕大、球形或饼形,直径一般在10-16厘米之间,散砖两用,便于存放和饮用。
散茶:形态不固定,颗粒较小,类似于一般茶叶,可方便地泡茶饮用。
3、普洱茶撬制对茶质的影响
普洱茶撬制是影响茶质的一个重要环节。撬制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加压力度以及散块的混合都对茶叶的品质有影响。
撬制时加压过轻,茶形不够紧实,口感较松散;加压过猛,茶形不易散开,但口感粗糙;混合不匀则茶味不均匀,口感也会受到影响。
因此,撬制要有一个合理的压制过程和时间,不能只注重形态而忽视茶叶自身的品质,也不能为了速成压制时间加长,影响茶叶的口感和营养成分。
4、普洱茶的陈化与撬制形态的关系
普洱茶可以自然陈化,在适宜的环境下陈放数年,其口感和香味会逐渐变化,陈化时间越长,香气越浓郁。
不同形态的普洱茶与其陈化的方式和时间有关。饼茶、沱茶因为密实,便于长时间存放,并且普遍较适合陈化5年以上;散茶由于颗粒较小,散开的程度较快,适合短年陈化(1-3年)。
此外,在陈化中,茶砖、茶饼和沱茶等较密实的形态对茶味的改变比散茶更加缓慢,使茶叶成品更加稳定,保持了原有的芳香和风味。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