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代点茶用的茶叶品种
据史书记载,宋代点茶使用的主要茶叶品种有:龙团茶、鼋头茶、文山包种、信阳毛尖、黄山毛峰等。其中,龙团茶和鼋头茶被视为宋代中茶叶的代表品种。
龙团茶是一种来自福建南部的茶叶,叶片细嫩且形状像龙卷风,口感淡雅回甘。鼋头茶则是一种产自浙江宁波的茶叶,外形线条流畅,滋味鲜爽有余香。这两种茶叶在宋代的点茶仪式中极受欢迎,成为当时的宫廷贡品。
2、茶叶的制作方法
宋代茶的制作方法与现代的稍有不同,主要分为采摘、晒青、半发酵、揉捻、干燥几个步骤。在早期的宋代,制茶工艺还比较原始,茶叶要在竹片或瓦片上揉捻,经历了多重重复的揉捻后,再经过炭火烘干,制成的茶叶色泽黄绿,滋味偏涩。到了中后期的宋代,茶叶制作工艺得到了进一步改进,选用的原料也更加精细,制成的茶叶质量更高。
3、点茶仪式的准备
在宋代,点茶是一件十分讲究的事情。当时的点茶仪式非常繁琐,包括准备茶具、水具、茶叶、冰炭等物品。茶壶是点茶的核心,宋代的茶壶有许多种,最为有名的当属龙峰手瓢式茶壶,它由龙形瓢身和借腹配齐的茶托组成,造型优美,使用方便。
在准备茶叶的过程中,要特别讲究品质和数量的搭配。常常用的是10克龙团茶,20克龙顶顶茶、鼋头茶和云雾茶,20克文山包种、露光新茶和金吾茶。除了这些茶叶外,还使用一些草药来调味,例如放入一些菊花、浮小麦、罗汉果等,在茶中冲泡,便可起到独特的调味作用。
4、点茶的方式和礼仪
宋代的点茶具有独特的礼仪和方式。点茶的人要先以炭火热水将茶具烫一遍,然后用开水将壶底洗净。开水要倒在茶盏、茶荷、茶杯等容器中,以去除任何异味。接着,将茶芽放入茶壶中隔水蒸熟后,倒入茶盏中。在斟茶之前,先将茶壶和茶盏都烫一遍,然后先倒入一点茶汤,待茶叶淋湿后再斟满。点茶时要注重仪态优美,端庄大方,斟茶的手法也要轻巧熟练,营造出一种尊重和礼节的氛围。
总结:宋代点茶讲究品质和礼仪,使用的茶叶品种较多,以龙团茶和鼋头茶最为有名。在制茶工艺上,与现代稍有不同,主要分为采摘、晒青、半发酵、揉捻、干燥几个步骤。而点茶的仪式和方法也凝聚了当时的精神和文化,是中国茶文化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阶段。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