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观音茶的历史渊源
黄观音是中国福建省安溪县产的一种名茶,起源于明朝。据传说,明朝时期有一个茶农赠送给皇帝一种香气优良的茶,被皇帝赞赏后就被宣布为宫廷茶,并赐名“黄观音”。后来又在安溪县古翠峰上繁殖种植,并逐渐普及于全国。
黄观音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相传其品质温和、口感鲜美、滋味甘浓,具有清热解毒、降火除烦的功效。
2、制作工艺特点
黄观音茶采用清明前40天采摘的一心二叶嫩芽,采茶时必须避开雨、露和雾天,并在摘下后当天晒制或烘制,以保持茶叶的鲜活度。黄观音茶的加工有烘青和炭焙两种方式,其中烘青的产品鲜香明显、炭焙的产品渥厚度明显。此外,黄观音茶在制作中经过揉捻、杀青、蒸馏等过程,使茶叶更具品质特色。
3、黄观音茶的分类
据烘焙程度不同,黄观音茶可以分为浅焙黄观音、中焙黄观音和深焙黄观音。其中深焙黄观音茶的色泽焦黄,口感甘厚,回甘显著;而浅焙黄观音茶的色泽鲜绿、味浓香,温和而略带甜感;中焙黄观音则在这两者之间,口感和香气兼顾。此外,根据茶叶形状不同,黄观音茶还可以分为圆形和条形两种。
4、选购和泡茶技巧
在选择黄观音茶时,需要注意外形紧结、青涩匀称、色泽光滑,并具有浓郁的香气;品尝时可以较量茶叶的滋味、回甘感和香气是否协调。在泡茶时,一次性要选择3-5克的茶叶,并用80℃左右的水冲泡,泡制时间一般不超过1分钟;如果是深焙黄观音茶,可以使用90℃的水温,泡制时间可以稍微延长一些。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