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绿茶泡出的沉淀是什么
当我们泡制绿茶的时候,经常会注意到杯底会有些微小的颗粒状沉淀。其实,这种沉淀就是茶叶中的茶多酚沉淀所形成的。
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一种成分,是绿茶所特有的。在煮熟之后,茶叶弥漫在水中,茶多酚就会逐渐地溶解在水中。经过时间的沉淀,就会在杯底凝聚成为细小的颗粒状物质。
2、茶多酚的作用
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抗氧化剂能够抵抗自由基的侵害,从而保护人体的细胞和器官不受损害。茶叶中的茶多酚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效果,可以保护人体的各种细胞如神经、肌肉、心脏等。
此外,茶多酚还能够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加速脂肪的分解,从而起到较好的瘦身效果。
3、沉淀的颜色和质地
绿茶泡出的沉淀颜色一般是浅黄色的,还有些人会发现有绿色的沉淀。这两者的原因都是因为鲜叶在加工过程中,叶脉和茎的部分总会残存一些,如果泡的时间较长,就会将这些残留物慢慢溶解和沉淀。此外,茶多酚的含量也会影响沉淀的颜色,多含茶多酚的茶叶产生的沉淀颜色更深。
沉淀的质地一般是颗粒状,也有细小的颗粒组成的固体物。通常并不影响到饮茶,如果您不喜欢看到沉淀,可以在饮茶时过滤掉。
4、如何饮用含沉淀的绿茶
对于绿茶中的沉淀物,很多人不知道是否该饮用。其实,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一种有营养的物质,而且非常有益于身体健康。因此,茶叶中的沉淀就不必过于担心是否应该饮用了,只要不过量,适量的饮用茶叶中的营养物质,有助于身体的健康。
当然,如果您认为沉淀会影响口感或者不喜欢它的存在,也可以在饮用时过滤掉沉淀物。方法是用细小的过滤网或者茶漏,将茶叶倒出时过滤掉沉淀,即可品尝到不含沉淀的绿茶了。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