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泡用什么水泡好
水泡,即皮肤浸透了液体形成的小泡。其最初是身体对于外在环境造成的不适做出的自我保护反应,是皮肤组织的水肿性变形成的。在治疗水泡的时候,选用合适的水可以起到很好的止痛、杀菌和消肿的作用。
首先推荐的是盐水。将一小勺盐加入一杯温水中,充分溶解后再将受伤部位浸泡30分钟,每天进行2次。盐可以消毒、杀菌,加速水泡愈合,而且渗透性比较好,可以从泡内抽取水分,减轻疼痛。
其次是金银花水。将鲜嫩金银花叶洗净后,用开水烫5分钟,制成茶点入口,同时将剩下的金银花汁液水加入薯粉调成糊状,涂在水泡上,每日2-3次。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润肺止咳的功效,对于水泡发病初期尤为适用。
2、注意事项
在选用以上两种水进行治疗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第一,不宜用热水去浸泡水泡部位,这样会加速水泡的破裂和感染。
第二,如果水泡上有创口,应使用干净纱布进行包扎,尽量不要让其接触外界气体,防止感染。
第三,若水泡越来越疼痛或者破裂,应该立即就医,避免出现感染等严重后果。
3、避免形成水泡的方法
虽然水泡在一定程度上是身体的保护反应,但是还是要尽可能避免水泡的形成,避免不必要的疼痛和麻烦。
首先,要注意穿着。选择舒适、合适的鞋子,避免硬物与脚底摩擦,及时更换湿透的袜子。
其次,要注意工作、生活中的安全。避免做一些危险的活动,避免长时间接触高温等有害环境。
最后,要注意个人卫生。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勤换衣物、毛巾等日常用品,避免被传染病菌污染,导致皮肤病的发生。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