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方气候环境的影响
南方气候湿润多雨,茶树生长迅速,但也容易受到虫害及真菌病的影响,因此农民常常需要使用农药来防治这些害虫病害。
南方气温高湿度大,农作物生长期节骨眼使用的农药种类较多,使得产生了大量农残。
2、农民对农药安全知识的欠缺
由于南方茶农多为传统农民,缺乏农药安全知识的教育,无法正确使用农药,导致农药滥用、超标使用,进而形成了茶叶农残的严重问题。
部分农民为了降低成本,不按照农药说明使用,或者不等待药效消失就收割,这些行为容易产生很高的农残含量。
3、缺乏有效监管机制
茶叶是广泛流通的农产品,监管难度较大。南方地区监管部门在人力、物力、财力、技术方面均存在一定的缺失,监管水平也不均衡,监管不到位使得茶叶农残问题难以解决。
同时,一些商业机构为了追求利益,也存在质量把关不严格的问题,从而放大了茶叶农残问题。
4、缺乏绿色种植模式的推广
绿色种植模式是指采用有机肥料、微生物制剂等替代化学肥料和杀虫剂,采用有益昆虫控制害虫的发生,通过生物剂治理植物疫病以及采取合理的喷药技术等方式来促使植物的生长,达到保障生态、安全等效果。
但目前南方地区绿色种植模式的推广还不够广泛,大多数农民还是采用传统的灌溉、施肥和药物的种植方式,导致茶叶农残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