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荼
荼,古代汉语,音“tu”,是指为佛教僧侣装殓、焚化后留下的白骨。荼仪是佛教对于高僧、在家信士等人士的一种殡葬仪式,通常是在其离世后的49天内进行,以帮助其获得更好的转生。荼的安置也是一种对于高僧们的尊重和纪念。
2、荼仪的意义
荼仪是一种尊重和纪念高僧的表达方式,它体现了佛教文化中对于生死的态度和对于高僧的崇敬之情。通过荼仪,可以让现世的众生缅怀高僧的功德和善行,并为其超度祈福,同时也可以帮助高僧在来生中获得更好的机缘。
荼仪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那就是向信众普及佛教中有关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教义,以此提高信众的精神境界,激发他们的修行动力。
3、荼仪的程序
荼仪通常分为三个步骤:装殓、送火、收骨。装殓是将高僧遗体清洁、披缠袈裟等装扮,送火是将高僧的棺木推入火化炉,收骨是等到白骨完全烧毁后将其取出分骨收容。
在荼仪中,传统的佛教儀式包括诵经礼拜、绕塔等环节,以示对于逝者的虔诚和敬意。
4、什么样的高僧需要荼仪
在佛教文化中,只有一些特定的高僧、在家信士等人士逝世后才需要进行荼仪。通常是依据其修行成就、德行、风范等方面来判断,比如达摩祖师、法门寺祖师、惠能大师等都曾受到荼仪的隆重举行。
除此之外,一些寺庙中的宝塔也通常会安放部分高僧的荼。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