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形茶叶是什么茶 什么是圈茶?

茶叶

1、圈形茶叶的起源

圈形茶叶是一种黑茶,也称宜兴圈茶。据传说,圈形茶叶起源于南宋时期,它最早是由一位名为淳化禅师的僧人发明的。淳化禅师是南宋庆元年间的和尚,他在修行中发现一块茶叶,深感神奇,遂开始研究制茶技艺。他发现圈茶非常适合乌江河畔这片土地的气候和水质,便开始在这里制作圈茶。

淳化禅师创制的圈形茶叶呈扁圆形状,扁平如月饼,因此也被称为“圆饼茶”、“月饼茶”。由于宜兴地处太湖流域,水气充足,是制作圆饼茶的天然福地,因此宜兴逐渐成为圆饼茶的发祥地。

2、圈形茶叶的制作工艺

制作圆形茶叶需要经过揉捻、杀青、发酵、晾晒等多道工序。首先将鲜叶晾晒至水分控制在6%~8%左右,再将鲜叶烘干至水分降至3%~5%,然后进入揉捻环节,将烘干后的叶子揉捻成薄片。

接着,将揉捻好的茶叶杀青,使其失去细菌和酶的作用,杀青温度一般控制在100℃左右。杀青之后,要将茶叶放凉,待叶中的水分蓄积到一定程度后,再转入发酵室,控制在25℃~30℃,进行长时间的发酵和微生物的代谢。

最后,待茶叶发酵完毕后,需要进行初烘、整形、二次烘干等工序,将茶叶做成饼状,即为圈形茶叶。

3、圈形茶叶的品质特点

圈形茶叶具有浓郁的陈香味道,这是它的独特之处。圆形茶叶质地厚实,色泽沉稳,有一些微小的划痕和凸起,这是制茶工艺的特殊表现。

此外,圈形茶叶还具有较高的陈化价值,可以存放多年甚至几十年不变质。据了解,越陈越香的圆形茶叶价值越高,珍品级的茶叶成为了茶叶收藏家和品鉴家的心头好。

4、圈形茶叶的饮用方法

圈形茶叶的饮用方法同其他茶类一样,需要用开水冲泡。冲泡时,先将茶饼破开,取适量茶叶放入盖碗或茶壶中,用沸水冲泡2~3次,第一次倒去的叫“茶头水”,第二次倒去的叫“正常水”,第三次就是好茶水了。

此外,冲泡圈形茶叶需要注意水温、时间和量的把握。一般来说,冲泡圆形茶叶的水温要高,需要将开水温度控制在95℃~100℃之间;水量和杯子的大小和个人口感有关,但一般茶叶和水的比例是1:30,冲泡时间在30秒至1分钟之间。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