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什么时候开创
普洱茶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中国特色茶。普洱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但是直到明清两朝时期才开始有较为成熟的生产和销售体系。
1、元代(公元1271年—1368年)
元代是普洱茶首次被官方正式记录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普洱茶开始在政府管理下进行生产和销售,并逐渐形成了规模化的生产和销售体系。
元代时期的普洱茶外形呈“叶饼”状,质地疏松、杂乱、不整齐,颜色较浅、不鲜明。
2、明代(公元1368年—1644年)
明代时期,普洱茶的生产和销售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这个时期,明朝官员陆羽提出“三分熟”之说,即茶叶的处理应该“初炒为一分,次炒为二分,终炒为三分”,这一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普洱茶的生产中。
明代时期,普洱茶的外形开始变得整齐,质地更加致密,呈现出黄褐色或红褐色,口感更加醇厚、回味悠长。
3、清代(公元1644年—1912年)
清代时期,普洱茶的生产和销售进一步发展。在这个时期,普洱茶的售价大幅上涨,成为“茶王”,是贵族、名流、商贾的贡品和送礼佳品。
清代时期,普洱茶的品种愈加丰富,品质和风味也更为优越。普洱茶的生产、销售和消费模式更加规范、成熟,具有了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