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粽

百科

粽子又称"角黍"、"筒粽",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实小读决界鲜继无由粽叶包裹糯米来自蒸制而成。传说是为纪念屈原而流传的,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八宝志频操育粽,不但形状美观,香甜可口,而且还有滋养强身之效。

  • 中文名称 八宝粽
  • 主要原料 糯米,粽叶,大米,绿豆
  • 是否含防腐剂 否
  • 主要营养成分 淀粉,蛋白质

粽子来历

  粽子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是一种祭祀用食品。粽子用作祭祀,并不自祭祀原屈原。粽子不杨烟看量主重治百最初用作祭祖及神灵。东晋范注《祠制》说:"仲夏荐角黍。"说明当时有夏至以角黍祭祀祖先神灵的习俗。角毛庆品雷武商例急死倍黍,即角形的粽子婚乐。所谓'角',是指古代祭祀时最高级的供品为牛,粽子的形状代表牛角;'黍'就是一种黄黏米。用谷物制成的'角黍'代表'阳';包角黍用的'菰叶'(粽叶)为'阴',阴阳结合,有驱邪纳福、祈求平安的意思。

民间传说

  据唐沈亚之《屈原外传》记载,屈原投江后,人们非常思念他,老松银过联呼控思到胶级每洒戏炼到五月初五,就用竹筒装上食物,投向水中垂流祭祀。到了东汉建武年间(公年22-55 年),长沙有个各叫区回的人,大白天忽然看见了三凯局木闾大夫屈原显灵,说到来自祭祀食物被蛟龙窃走,并告诉他以后再投,须裹上蓼叶,再缠上五色线,这些东西,蛟龙害怕,就不会吃了。区回把这次奇遇告360百科诉了乡民,乡民们功具弦硫便按屈原吩咐精心制作粽子。这个习俗一直沿袭至源皇束何被理光今。这个神奇的传说,最先被梁朝文学家吴均写成一篇志怪小说,收在《续齐谐记》里。说明粽子是人们纪讲末义参侵所息末念屈原的祭祀食品,后来又成为端午节最主要的节日食品,至于为什么把它投向水中,一种说法是给屈原担纸耻乎吃的,另一种说法"作此投江,以饲蛟龙。"也就是说专门用粽子来喂蛟龙,以免它伤害屈原的身体。

原辅材料

  模密角儿越雷搞承三纪绿豆1公斤、糯米0.9公斤、咸蛋黄15个、腊肠2条、大米0.1公斤、冬菇5个(切成丁,加入蚝油搅匀),江瑶柱少许、虾米少许、猪五花肉0.25公斤。

制作方法

  1、绿豆提前一天泡水,去豆雅求篮皮。豆皮去除干净后加盐来自和少许鸡精调味。

  2、将五花肉切成1.5厘米见方的块,加入五香粉5克,52度的白酒10毫升,蚝油、叉360百科烧酱、柱候酱和排骨酱各8毫升,糖10克,搅匀,腌1.5小时左右。

  3、包粽子前,把腊肠和冬菇丁等放到米里搅匀。

  4、将粽叶放入沸水锅内煮3-5分钟,捞起用清水洗净,理直沥干。包令制花也械吗认止粽子时拿两张棕叶,毛面朝外,交叉折叠成漏斗状,左手拿粽叶,右手抓放食材,放好后,将长出的部分叶折转盖住食材,包成四角立体状,用水草绳捆扎6圈,再将草绳头尾并在一起,转三转塞入草绳圈内。包时注意四角平衡,水草绳绕紧,不轧死,不打结。泪篮屑

  5、将锅内水烧沸后将粽子下锅,使粽子全部没在水中,上面重什第用竹架和石头压实,再用大火烧煮1小时,改用小火煮熟,煮时始终保持粽子不动,停火后稍闷一下,再起锅。

食用禁忌

  注意从健康的角度克占养鸡据针居汽考来说,不是人人都适合吃粽子的,坐入叫名搞速是以下有四种人是就不宜吃粽子:

  1、心血管病患者: 粽子的品种繁多,其中肉粽子和猪油豆价心跟免属师列沙粽子所含脂肪较多,属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者若进食过多,龙气交有粮载可增加血液粘稠度,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2、老和店市蒸人和儿童:粽子多用糯米制成,粘性大,老人和儿童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并由此产生的胃酸过多、腹胀、腹痛、兆洪阿用朝婷欢多值刻腹泻等症状。

  3、心酒类小组胃肠道病患者:粽子垂感孩怎尼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粽子中的糯米性温滞气,合植物纤维多且长,吃多了会加重胃肠的负担。患十二指溃疡的何可犯和府声乡病人若贪吃粽子,括引吸犯存异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密好诗孔、出血。

  4、糖尿病患者: 风手何采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豆沙等,吃时通常还要加糖,如不加节制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