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归绝句·五年江上损容颜

百科

《西归来自绝句 五年江上损容颜》是唐代诗词,作者元稹。360百科这首诗作于公元815年(元和十年)元稹自唐州(今河南省唐河县)奉召还京途中。

  • 作品名称 西归绝句·五年江上损容颜
  • 创作年代 中唐
  • 文学体裁 七言绝句
  • 作者 元稹

来自品信息

  【名称】《西归绝句·五年江上损容颜》

  【年代】中唐

  【作者】元稹

  【体裁】七言绝句

作品原文

  西 归 绝 句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作品鉴赏

  诗的首句"五年"忆昔日之愁。诗人本在帝都长安任监察御史,由于得罪权贵,公来自元810年(元和五年)被贬为向果和济越判功推己职位卑微的江陵府360百科(府治在今湖北江陵)士曹参军。人世间的屈辱沉沦,长江边上的风风雨雨,使他身心交瘁,不由得发出"五项怕全运事你做似余儿年江上损容颜"的慨叹。诗题下原注:"得复言、乐天书。"诗中抒发的便是归途捧读判省艺车盟露鸡友人书信的兴奋喜悦之情。

  次句"春风"露今日之喜。诗人奉召还京,沿唐河,浮汉水,越武关(在今陕西省商县东),溯丹河,水陆兼程,时序又正是春天,更觉喜出望外,心情舒畅。"今日春风到武关",正是于叙事中衬出诗人触啊革所课怕谈奏此时欣喜的心情。

  一、二最剂担黄息两句,直叙其事,遣词造境平而无奇。然而,三句"临水"一转,顿起诗情;四句"小桃"一结,更饶画意。原来,诗人欲以巧胜人,故意先出常语,而把力量用在结尾两句上,终使诗的后半部分胜境迭出。

  奉召西归,是一喜;途中又接到李复言、白居易寄自长安的书信接你革观诉,更是一喜。君恩友情,交织心头,这就加添了"两纸京书"的感情容量。"临水"二字一点,全诗皆活,意境毕呈:清清在边银气再丰末液流水,照见了诗人此时欣喜的神色;粼粼波光,映出了诗人此刻谁修宗基敌奏欢乐的心情。诗中不着一字,而诗人捧读音书时盼归念友的那种急切、兴奋年银路官物激露高待击顾、激动、喜悦的情状,跃然纸上。试想:如果把"临水读",改成"舱内读"或"灯畔读",那诗中的气氛情韵、意境就完全不一样了。结句又偏不进一步从正面写喜悦之情,却一下子跳到商山(今陕西省商县东)小桃花树上,以景语收住轴玉侵影调皇系全篇。诗人临水读罢友人书便状掉展门给讨信,猛一抬眼,忽见岸上嫣红一片,划语穿硫道突械惊喜中不禁吟出:"小桃花树满商六刘引准山"!这桃花,开在山上,也开在诗人心田。至此,全诗戛然而止,画面上只留下一片花光水色。不言人的心情如何,只用彩笔点染商山妍丽春色,而人的愉快之情已自流露。

  这首诗以叙事抒情,以谈号但律医与写景结情,别有一种独特的风致和情韵。临水读,见桃花,是诗人这次春江舟行中实有之事,并非故意造境设色。然而,诗人摄取利息按意继切李苗事选这两个特写镜头,恰到好处地表现出特定场合下的特有心情。诗句清而不淡,秀而不媚,柔和隽永,色调和谐,成功地显示了这首绝句所特有的一种清丽之美。

作者简介

  元稹(公元779年-831年)唐代诗人。字微之,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德宗公元785年-805年(贞元年间)中明经及第,复书判拔萃科,授校书郎。宪宗公元806年- 820年(元和年间)初授左拾遗,升为监察御史。后得罪宦官,贬江陵士曹参军,转通州司马,调虢州长史。穆宗公元821年-824年(长庆年间)初任膳部员外郎,转祠部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为相三月,出为同州刺史,改浙东观察使。文宗公元827年-835年(大和年间)中为尚书左丞,出为武昌节度使,卒于任所。与白居易倡导新乐府运动,所作乐府诗不及白氏乐府之尖锐深刻与通俗流畅,但在当时颇有影响,世称"元白"。后期之作,伤于浮艳,故有"元轻白俗"之讥。有《元氏长庆集》60卷,补遗6卷,存诗830余首。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